第5章 情感篇:古人谈恋爱,不在七夕节[第1页/共12页]
有的人能够要质疑了:不对啊!我们看电视剧里清朝的天子和嫔妃结婚时大多是十三四岁啊,康熙13岁的时候就已经生孩子了!不错,清朝皇室的结婚春秋是小,但那担当的是满族人的传统,汉族人结婚没那么早。
前人送的彩礼数额的确很高,但并不是“来而不往”的单向送礼。男方送女方家厚重的彩礼,女方家一样也要购置丰富的嫁奁。特别是宋朝,风行厚嫁之风。很多时候,宋朝人不是娶不起,而是嫁不起。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了给女儿购置嫁奁,特地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买的一块好地,凑了“九千四百缗”钱嫁女,他在日记里说这叫“破家嫁女”。九千四百缗就是9400贯,我们前面算过,宋朝一贯钱的采办力折合明天的800元,也就是说苏辙给女儿购置的嫁奁折合明天700万元摆布。厚嫁之风在江南地区尤甚。南宋有个叫郑庆一的女子出嫁,嫁奁包含500亩地盘、30间商店,另有10万贯铜钱――这些东西拿到明天得上亿了!
先秦期间,对男女的最晚结婚春秋有规定。比如《礼记》就规定:“男三十、女二十而无夫家者,皆过期不嫁娶者,媒氏会而合之。”意义是说:男人到了30岁、女子到了20岁的,如果还不结婚,当局就要用强迫力帮你结婚,普通是派一个官方媒人给你强迫先容工具,必须去见。是以,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竟然另有强迫相亲!
当代问名的时候,除了问女孩的名字,还要问生辰八字。前人很科学,问来女孩的生日时候后,还要找人占卜一下,看看和自家孩子的生日时候是否婚配,是吉是凶,然后决定结婚与否。明天这个传统在年纪大的长辈那边另有遗风,传闻长辈有工具了,有的长辈就会说“找小我好好算算”吧,看看是否合适。前人偶然也将“问名”法度简化,乃至与纳彩合二为一。
有的朋友会以为抢婚很蛮横,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尽其然,有的“蛮横”也能令人类有不测的发明从而加快进步。抢婚的蛮横就让人类有了一个严峻的发明――抢婚得来的老婆生下的孩子都比较安康,而族内群婚生的孩子要么脑残要么身残。这就让人类熟谙到了远亲结婚能够导致后代畸形的遗传学坏处,鞭策了人类的婚姻情势退化到第二个阶段――族外群婚,摩尔根称之为“普纳路亚婚”。
文末还要跟大师说一下当代老婆对纳妾的态度。当代老婆对丈夫纳妾看得比较包涵,毕竟职位差异,不会产生太多醋意――何必跟一个下人计算?乃至有的老婆会主动提出为丈夫纳妾,并会被看作是老婆通情达理的表示。北宋仁宗时,王安石的老婆为丈夫花了90万钱纳了一个妾,这些钱的采办力起码合明天70万元。花这么大代价纳来的妾,想必是色艺俱佳。
明清两朝,男女的结婚春秋和宋朝差未几。明朝人黄佐在《泰泉乡礼》中记录:“凡男女婚嫁以时,男人未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结婚者,谓之先时。男人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结婚者,谓之过期。”也就是说,明朝男人的结婚春秋大多在16~25岁,女子的结婚春秋大多在14~20岁。有学者按照《明史》中的数据统计,明朝女子的结婚春秋在17岁摆布,与黄佐的记录符合。清朝也持续了明朝的传统,17~20岁之间是大多数男女的结婚春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