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1页/共4页]
宋子曰:报酬万物之灵,五官百体,赅而存焉。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衤豆褐、?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是故其质则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麻、苘、葛,属禽兽与虫豸者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
凡蚕用浴法,唯嘉、湖两郡。湖多用天露、石灰,嘉多用盐卤水。每蚕纸一张,用盐仓走出卤水二升,参水浸于盂内,纸浮其面(石灰仿此)。逢腊月十二即浸浴,至二十四,计十二日,周即漉起,用微火烘干。今后保重箱匣中,半点风湿不受,直待腐败抱产。其天露浴者,光阴不异。以篾盘盛纸,摊开屋上,四隅小石弹压,任从霜雨、风雨、雷电,满十二日方收。保重待时如前法。盖低种经浴,则自死不出,不费叶故,且得丝亦多也。晚种不消浴。
一种大豆,有黑、黄两色,下种不出腐败前后。黄者有蒲月黄、六月爆、冬黄三种。蒲月黄收粒少,而冬黄必倍之。黑者克期八月收。淮北长征骡马必食黑豆,筋力乃强。
一种蚕豆,其荚似蚕形,豆粒大于大豆。八月下种,来年四月收。西浙桑树之下遍环种之。盖凡物树叶遮露则不生,此豆与豌豆,树叶茂时彼已结荚而成实矣。襄、汉上流,此豆甚多而贱,充饥之功不啻黍稷也。
○种类
凡腐败逝三日,蚕?少即不偎衣衾暖气,天然生出。蚕室宜向东南,四周用纸糊风隙,上无棚板者宜顶格,值酷寒则用炭火于室浑家暖。凡初乳蚕,将桑叶切为细条。切叶不束稻麦镐为之,则不损刀。摘叶用瓮坛盛,不欲风吹枯悴。
○种忌
凡粮食,米而不粉者种类甚多。相去数百里,则色、味、形、质随方而变,大同小异,千百其名。北人唯以大米呼粳稻,而其他概以小米名之。
其他豇豆、虎斑豆、刀豆,与大豆平分青皮、褐色之类,间繁一方者,犹不能尽述。皆充蔬代谷以粒?民者,博物者其可忽诸!
二眠之前,腾筐体例皆用尖圆小竹筷提过。二眠今后则不消箸,而手指可拈矣。凡腾筐发愤,皆视野生。怠于腾者,厚叶与粪湿蒸,多致压死。凡眠齐时,皆吐丝而后眠。若腾过,须将旧叶些微拣净。若粘带丝缠叶在中,眠起之时,恐其即食一口,则其病为胀死。三眠已过,若气候酷热,急宜搬出宽凉所,亦忌风吹。凡大眠后,计上叶十二冫食方腾,太勤则丝糙。
其他豇豆、虎斑豆、刀豆,与大豆平分青皮、褐色之类,间繁一方者,犹不能尽述。皆充蔬代谷以粒?民者,博物者其可忽诸!
一种白扁豆,乃沿篱蔓生者,一名蛾眉豆。
一种白扁豆,乃沿篱蔓生者,一名蛾眉豆。
其他豇豆、虎斑豆、刀豆,与大豆平分青皮、褐色之类,间繁一方者,犹不能尽述。皆充蔬代谷以粒?民者,博物者其可忽诸!
凡大豆视地盘肥硗、耨草勤怠、雨露足悭,分支出多少。凡为豉、为酱、为腐,皆于大豆中取质焉。江南又有高脚黄,六月刈早稻方再种,九十月收成。江西吉郡种法甚妙:其刈稻田竟不耕垦,每禾稿头中拈豆三四粒,以指扌及之,其稿凝露水以滋豆,豆性充发,复浸烂稿根以滋。已生苗以后,遇无雨亢干,则打水一升以灌之。一灌以后,再耨之余,收成甚多。凡大豆入土未出芽时,防鸠雀害,驱之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