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古代贩药指南 > 第48章

第48章[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通过不调和的人和事停止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满街是官吏人家的牌仗,合座有知县、学师等官员设祭,寂静厉穆。但盐商方老六却和一个卖花媒婆伏在雕栏上看执事,“权媒婆一手扶着雕栏,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把高贵、寂静与风趣、轻浮组合在一起,化高贵、寂静为风趣好笑。[13]

专家点评

《儒林外史》[1]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首要描述工具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范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述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轨制毒害的儒生形象,反应了当时世俗民风的废弛。[6]

《儒林外史》具有悲喜融会的美学气势。吴敬梓能够实在地揭示出讽刺工具中戚谐组合、悲喜交叉的二重布局,显现出风趣的实际背后埋没着的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两重的审美感受。周进撞号板,范进落第发疯,马二先生对御书楼顶礼膜拜,王玉辉劝女殉夫的大笑等。这刹时的行动是以他们的全数生命为潜台词的,以是这刹时的好笑又包含着深沉的哀思,这最惹人发笑的半晌恰好是内涵悲剧性最激烈的处所。作者灵敏地捕获人物刹时行动,把对百年知识分子运气的深思和他们刹时的行动奇妙地连络在一起,使讽刺具有文明容量和社会心义。[13]

“秉承公心,指责弊端。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各种不调和、悖于情面、逆于常理的荒诞征象的揭穿,注入描述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狷介、自相冲突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骗子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师笑个痛快。笑真巨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但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伏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鲁迅)[14]

*********************************************************************

科举测验图

第一种,50回本的说法,始自程晋芳《勉行堂文集》卷六的《文木先生传》,谓“《儒林外史》有50卷”,该说风行于道光、咸丰年间,古人仍有人袭其说,但是向来未见50回本存世,该本可谓并不存在。第二种,55回本,最早来自清朝金和在群玉斋本《儒林外史》的“跋”,该跋称,吴敬梓的表侄金兆燕作扬州府传授时有刊刻行世的55卷(55回),且金和还以为第56回“幽榜”(编辑者注:即第五十六回“神宗帝下诏旌贤,刘尚书奉旨承祭”)偶然义,是伪作,因而删去;但是金和所称金兆燕时的55回本,却一向不见,只要被他删去“幽榜”的55回本。第三种,60回本,该本只要一种,即补充齐省堂本,最早的是上海鸿宝斋的石印本,前面的4回是居世绅(笔名东武惜红生)所增。[3][7]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