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宫锁帝梦 > 191 洋务

191 洋务[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亦仅是表示支撑罢了,“铁路之利,局外人见不到,那些群情亦听不得。”话虽如此,他却作不得主,“这件事,我看要奏请圣裁。”

如谓便于文报,查火轮车每时不过行五十里,中国告急驿递文书,一日夜可六七百里,有速无迟……。“

李鸿章领受了他的忠告,公然很细心地重新看到底,对于南北洋经费归水兵衙门兼顾统支这一点,很想有所主张。但是转念一想,争亦无用,反倒伤了和蔼,不如不争,以是看完今后,连连称善。

刚念到这里,李鸿章笑了出来,是成心笑得声音极大,表示他的愤激和鄙夷,“这些拿写大卷子当经济学问的翰林名流,我可真服了他了!”

我敢说,如果仁天子本日还在,虽恶其人,必用其法。师夷之长,正所觉得制夷之地!

夷之欲于中国开通铁路,蓄念十余年矣!今中国先自创之,彼将如法而行。许之则开门揖盗,拒之则启衅兴戎,其害四。

孙毓汶不但有话说,并且他也是反对造铁路的。因为这段铁路起自东阿,迄于临清,虽跟他故乡济宁,发了几代的祖坟风水无关,但山东同亲都要求他“主持正论”,不得不然。

‘又说,’如别无良策,谨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并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本日之事,我亦是这个观点。请王爷卓裁,诸公同议!“

“七王爷,”孙毓汶看时候不早,上面另有两件毒手的大事要议,以是用快刀斩乱麻的体例,独自将受命撰拟的“遵筹海防善后事件”奏稿,取出来双手捧上,“请署衔吧!”

山东黄河众多,连岁为灾,小民颠连困苦,今若停止铁路,以千余万之资,不以治河而以便夷民,将怨咨而寒心,其害二。

因而孙毓汶数了数说道:“一共六个折子,内阁学士徐致祥,前后上了两个,以为开铁路有“八害”。

拿陆路电线来讲,万里音信,瞬息可通,有事照应矫捷,无事可便商贾,本日之下,阿谁敢说不该创办电报?但是当时就有人对峙觉得不成,福建百姓,始而呈阻,从而窃毁。

因而在举座相顾,踧躇沉默之际,李鸿章用微显冲动的神态发言:“同治五年,恭亲王跟文忠创设同文馆,取用正路,学习天文书算之学,言路大哗,倭文端亦有封奏,请‘立罢前议’。

“我已经看过了,七爷是总理全局,北洋归你专司其事,你得细心看一看。”

实在,这些群情亦不必重提,李鸿章早就传闻了。在他看,统统反对开铁路的来由,都是不晓得四海之大,而自井底窥天的阁阁蛙鸣,不值得一驳。

中国可恃以扼要据险者惟陆路,广开铁路,四通八达,关塞尽失其险,中国将何故自主?其害五。

我现在要请大师问一问福建的京官,是有电报好,还是没有电报好?记得倭文端为同文馆所上的折子,恭引圣祖仁天子的垂谕:”西洋各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觉得’圣虑深远,虽用其法,实恶其人‘,这是倭文端的断章取义!

“南漕以铁路转运,工成亦须2、三年,不管缓不济急,而商船停业,温饱迫而盗贼兴,其害一。

说到这里,李鸿章已是气喘连连,益显得老臣谋国之忠。而在坐的人,自醇亲王以次,亦无不为李鸿章这番话的气势所慑,纵有辩驳的来由,也都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宜于在此时出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