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李鸿章[第2页/共2页]
提到这件事,慈禧太后便记起言路上纷繁谏阻的奏议,皱着眉说:“都说开铁路破风水,这件事可得好好核计。”
照张之洞的筹款章程,拿五年洋药入口的关税、厘金之半来造船,另有一半如何抵得住各项开支。
“第一件当然是大办水兵。”慈禧太后问道:“各省的奏折,你想来都看过了?”
盘算主张,再无游移,起首将停滞最多的造铁路一事提了出来,“皇太后明见万里。臣这几年克意兴利,颇遭人忌,若非慈恩保全,臣纵有三头六臂,亦必一事无成。”
慈禧太后略停一下又说道:“归政之前,哀家有几件大事要办,端赖醇亲王跟你帮着,才气胜利。”
臣记得左宗棠亦曾上奏,同意仿造铁路,说本国‘因商造路,因路治兵,转运穷通,无往倒霉。其未建之前,禁止固甚!一经胜利,民因此富,国因此强,人物因此倍盛,无益有害,固有明征。
这些话,实在是真知灼见。上年对法用兵,王师备多力分,要地招募之勇,一时派不到边省御敌,拖延日久,自误戎机。加以军需转输不便,岂有不败之理?
这个答复,使得李鸿章有些气沮,但话既说出口,不能不争。
慈禧太后略停一下,拉回话题:“水兵是不管如何要办的,不过总得有个前后挨次,北洋是先有了范围的。哀家看先办一支,渐渐来扩大。你的意义如何样?”
“是!臣不敢不经心。”
“哀家也听醇亲王说了,你的用心都是好的,只要能想体例多加支出,有钱来办闲事,哀家无有不同意的。”
现在听得慈禧太后一再鼓励,便改了主张,感觉此时掌控机遇,说动了慈禧太后,便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协商之际,便利很多,难道是办事的一条捷径?
朝阳满室,温暖如春,慈禧太后穿一件洋红缎子的旗袍,上罩玄缎小坎肩,两把儿头上簪一朵巨大无朋的绢花,丰容盛鬋,望去如三十许人,李鸿章感觉她比客岁五旬万寿时所见,更显得后生了。
“皇太后圣明。”李鸿章答说,“这才是可大可久之道。”
慈禧太后不由得叹口气:“中法开战,各省军需报销了三千多万,欠下很多洋债,如何得了?”
“沧海桑田,那有千年稳定的陵谷?西洋各国当年讲究各种新政,常常亦有教民反对,全在秉承毅力,不折不挠,才气克底于成。
哀家也就是这个意义,撤帘今后,能有人常常念着,记着哀家的好处。这二十多年辛苦,才算不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