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伊犁交涉[第2页/共2页]
董恂灵机一动,以为恰好借此钳制言论,便跟沈桂芬商讨,托出人来,到处向清流和言官打号召:
幸亏,另有遁词。
计决是要“借人头”示决计,以为崇厚已到了“国人皆曰可杀”的境地,“伏望拿交刑部,明正典刑,治使臣之罪,则可杜俄人之口”,以是“力诛崇厚则计决”。
这番解释总算在理上站得住,凯阳德无法,怏怏而去。
朝廷的处境甚难,千万忍耐,不成再闹,不然改议条约一事尚不知如何措手,而凯阳德那边节外生枝,又起胶葛,殊非国度之福。
俄国当局答得很标致,说是代为光复伊犁,只要中国当局的号令,一旦能行于伊犁,天然退还。
满洲大臣都熟读《三国演义》,崇厚晓得这桩“讨荆州”的差使,非同小可,东吴讨荆州不成,搞得两败俱伤,不成蹈此复辙。
是以,一到彼得堡,与俄国的“交际部尚书”格尔斯的构和,相称顺利,不过半年工夫,俄国就承诺偿还伊犁。
割让伊犁以西及以南地盘一千数百里,俄商货色来往天山南北路不必付税,以及俄商可自嘉峪关互市西安、汉中、汉口等地。
著于寿康宫行敛奠礼,择期移至永思殿暂安,统统统统事件著派恭亲王奕会同恭理丧仪大臣,暨各衙门查按例案,随时妥筹具奏。
光绪四年,天山南北路都已安然,总理衙门当然要索回伊犁。同治十年,新疆回乱,俄国乘机由西伯利亚派兵占据伊犁。总理衙门照会俄国,诘责侵入的来由。
“同治”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慈禧太后的独裁。
光绪元年仲春二旬日,距同治帝崩逝独一两个多月,饱经折磨的孝哲皇后终究抱恨死去,长年22岁。不久,宫里传出谕旨,全文以下:
算来够资望的只要一个久当三口互市大臣、出使过法国的崇厚。总理衙门十大臣,当家的是沈桂芬,他力保崇厚,上头天然照准,因而这年年底,崇厚以吏部侍郎奉派出使俄国。
在外三重臣的复奏尚未到京,崇厚丧权辱国的本相,已经纸里包不住火,清流无不气愤,王仁堪一马抢先,盛昱继起抨击。不久崇厚返国,到了天津,不敢回京。
默察情势,以为民气方张,而左爵相又正在西陲立了大功,能将伊犁要了返来,朝廷的面子能够保住,对清议也就有了交代,至于暗底下吃点亏,是无所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