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明镜台上的修行[第2页/共4页]
然后,——搁笔了。
方卓收起玉盘,运转野蛮心法,灵台开端缓缓吸纳五行灵气。
方卓翻开临帖,刚看一眼,便大摇其头。
明镜台上一片温馨,数百名觉醒期弟子坐在书桌前冷静临摹符文临帖,明白临帖上符文的符意,无人敢交头接耳,更无人敢自在走动。
所实话,这些符具在修行界只能算是低档货品,可即便如许的货品,也不是豪门修士能随用随有的,毕竟这些货品放到世俗界,但是件件代价不菲的。
每天稀有百名觉醒期弟子在此临摹始符,堆集灵气,明白符意。
——渣滓,另有比这个更渣滓的身材吗?
他在洞府内稍息半晌,便取出符具三件套,筹办尝试临摹天罡神相图中的那副青年肖像。
他初来乍到,毫无筹办,便随遇而安,以手为笔,以桌为纸,在书桌上画了起来。
这张临帖不知被多少人临摹过,上面墨迹斑斑,符文的有些墨迹已被净化的恍惚不清,乃至有很多处所呈现破坏,有些笔划线条已经缺失。
方卓看了看天气,间隔散场另有一刻钟的时候,他取出玉盘对临帖符文开端第一次连贯的临摹。五行灵气在玉盘上留下的金、绿、蓝、红、褐五色虚影,交相辉映,甚是都雅。
方卓提笔蘸墨,让笔头饮饱了鲜红的符液,又悄悄理了理饱满的笔肚,心平气和却又精力抖擞地运起笔来。
一上午的临摹,他对临帖上这个符文间架布局、线条走向,墨迹轻重有了开端的体味,对恍惚不清的处所也有了大抵的猜想。
这完整出乎了他的不测。这是因为符文和符图本身的辨别,还是因为本身修为晋升到觉醒期后的天然反应,他有些掌控不准。
方卓想起当年在天相山后山,老道奉告他的话。天相神图不是简朴的的画像,而是要画出人的命理。而这个符文看来也是一样事理,不是简朴的书法,而是要画出此中的道意。
临帖每天在散场时都要交回,第二天会重新发放,方卓天然也不会争一时之是非。
这些货品固然不好,固然低档,但毕竟为豪门弟子供应了一个持续修行下去的物质根本,也给那些豪门真正的天赋供应一个脱颖而出的机遇。
这些统配的符具公然不能和本身当年在天相山所用的符具比拟,只是那套符具跟着方卓修为晋升身材进级,已经不能合用了。
——五行不容!
方卓叹了一口气,他必须适应五行不容和笔纸互斥这两种野蛮期底子不存的环境。
临帖上的始符固然恍惚不清,但笔力饱满,遒劲有力,道意盎然;而本身的始符,单以笔法而论,也算佳作,但是却道意惨白。如果把原始符比作一个精力饱满的青丁壮的话,本身的始符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木偶,像则像矣,却没有涓滴精力。
这本是无可何如的事情,宗门没有充足的财力为豪门弟子免费供应优良的符具,让豪门弟子有符具可用,即便数量有限也是宗门尽了最大尽力了。
方卓目瞪口呆。
这五个道法口诀并不长,方卓揣摩了一下火球术,暗自运转这段心法,只觉火之灵气缓缓在手中固结,最后固结成一个比拇指肚还小的火团,温度也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