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明镜台上的修行[第1页/共4页]
方卓愁眉苦脸地四顾了一下,看到中间阿谁弟子正用羊毫沾水在一块石板上练习符文,心中不由一动。
可惜,方卓体内的灵气太少,只能画出五笔。他看着这个刚画一半的始符不由暗叹,要想完整的临摹一个始符,是任重道远啊!
符箓堂弟子能达到觉醒期,谁不是用笔妙手?方卓在天相洞修习画术十余年,用笔更是炉火纯青,即便如此,却也不敢仓促下笔——统共才两张符纸。
第二天,方卓按照燕师兄指导,仓促来到符箓堂觉醒期弟子修炼的场合——明镜台。
如他所料,只此一笔,体内的金之灵气便耗损一空。
明镜台上密密麻麻摆放着数百张书桌,书桌上放有符具三宝——符纸、符笔和符液。
——五行不容!
无语了半晌,方卓一拍脑袋,狠狠骂道道:“妈的,老子的灵气确切驳杂,老子的经脉确切藐小,但又如何啦?老子冒死修炼,冒死吸纳灵气,进步灵气的浓度,不信就射不出一个火球?”
这本是无可何如的事情,宗门没有充足的财力为豪门弟子免费供应优良的符具,让豪门弟子有符具可用,即便数量有限也是宗门尽了最大尽力了。
不得不说,方卓经脉包容的灵气太少,很快就弥补结束了。
方卓再一次被打击得无语了。
体内的金、土两种灵气耗损殆尽,其他三种灵气满盈了全部经脉。必须将体内灵气全数耗损掉,运转野蛮心法,才气弥补金、土灵气。
临帖上的始符固然恍惚不清,但笔力饱满,遒劲有力,道意盎然;而本身的始符,单以笔法而论,也算佳作,但是却道意惨白。如果把原始符比作一个精力饱满的青丁壮的话,本身的始符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木偶,像则像矣,却没有涓滴精力。
一时候,符纸上的墨迹如血,此中有金光点点。
豪门修士有的真是出自豪门,他们的世俗家庭以家徒四壁也不觉得过,他们小我仅仅是因为某种机遇才踏上修行这条门路的。他们底子没有财力为本身采办充足好,乃至充足用的符具。如果宗门不为他们供应修行的根基物质前提,他们在修行界是寸步难行。
多想无益。方卓来到本身的洞府,四下里看了看,不错,比较温馨。周遭数里以内,只要他一个洞府。
笔尖悄悄一滑,一道墨迹充满着朝气劈面而来。
方卓看了看临贴和本身临摹的两张始符,悄悄摇了点头。二者不但有差异,并且差异相称大。
这就是差异,急也急不来。
方卓翻开临帖,刚看一眼,便大摇其头。
方卓不得不断,只此一笔,体内的木之灵气便被耗损殆尽。
一上午的临摹,他对临帖上这个符文间架布局、线条走向,墨迹轻重有了开端的体味,对恍惚不清的处所也有了大抵的猜想。
他在洞府内稍息半晌,便取出符具三件套,筹办尝试临摹天罡神相图中的那副青年肖像。
方卓用力一弹,火团却有力得掉在地上,然后很快就消逝了。
方卓的心却在临摹始符上,他的手不断,又是一笔,水之灵气,玉盘上呈现了蓝色划痕。又是一笔,火之灵气,玉盘上呈现的是红色划痕。
他初来乍到,毫无筹办,便随遇而安,以手为笔,以桌为纸,在书桌上画了起来。
方卓叹了一口气,他必须适应五行不容和笔纸互斥这两种野蛮期底子不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