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1页/共5页]
“‘酒骨红糟’!”马希萼何尝一箸却脱口而出。世人讶异,寻名誉去,周遭雕栏以外竟攀附数十名南楚精兵,探头了望,横眉冷指。
佛家有语:色便是空。在花蕊看来,“色”是极致之色;“空”是大美当前,余想之空。正如男人赏味女子,首的必是观其色,其次乃是闻其香,其次是听其声,其次是知其味。至于女子背后埋没的磨难出身、异禀才赋,这在男民气中皆为离散。花蕊有言:“人间本无人试图切磋甘旨羊头背后之事”,曾多少时,便发愤做一个明丽的女子,让佼佼之男人不容错过,让平淡之男人不容担搁。花蕊亦有言:“如有人情愿尝试,那便是这头羊射中的屠夫。”是以,当委身孟昶时,花蕊觉得碰到了这个晓得品鉴的男人,也曾心甘甘心肠褪去明丽外套,暴露朴素之思。谁知孟昶也毕竟是个男人,遂将明丽外套复又披上,重拾艳压群芳之姿。
“面色桃花笑,红曲度樱酪。香氛醉缥缈,坐卧皆妖娆。”孟昶那里不晓得花蕊的谨慎思,连连奖饰,赐名“绯羊领首”,想必没有比其更加贴合的名号。
第六道是耿宫娃特长的白汤酸菜鱼。新鲜鮰鱼配搭腌制青菜,米汤里打个滚儿,滋味恰到好处。诗云:“洁身片作云,白水煮汤清。酸咸少轰烈,坐等客佳音。”虽说鱼成片状,但刘城墙吃出是鱼,便连连奖饰:“又酸又咸又香又鲜,馋得本王内心想,吃到本王肚里暖。菜名就叫‘酸到家鱼’。”
翌日,宫中酒宴按例排开。此番饮宴交由新上任的尚食局彭尚宫主持。彭氏芊娘因重修宣华苑有功,昨夜乃由祖尚宫颁令,任命其由从五品“尚宫”擢升至从三品“总管尚宫”,卖力尚食局一做事件。名号虽说都是尚宫,内质却有严峻晋升,直观来讲,颁人事令的祖尚宫须得恭恭敬敬地将诏令双手奉上;高高在上的莲心姑姑今后也不敢劈面对其大喊小叫或是指指导点。
刘城墙趁机将头靠在符儿肩上,被符儿用力一抖,摔进湖里。折腾一阵,才晓得湖水之浅,刚好没齐腰身,放心起立,头顶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第十道是家常的鱼香茄条,刘小娥依着本身的口味做。诗曰:“香香香的鲜,丝丝丝的咸。酥酥酥的软,酸酸酸的甜。”刘城墙二话不说,将手中仅存的一支宫花献予这道有“鱼”味的菜品。又讨其斜切入刀,令茄条遍身网菱如龟背,遂定名为“乌龟背鱼”。
刘莲心机忖半刻,昂首正言道:“敢问彭尚宫,这‘入得楼之宫中女眷’所指何人?昭容娘娘、修仪娘娘、婕妤娘娘可在此中?”
第九道淮立名菜“煮干丝”为刘莲心入蜀前最爱。鸡汤煮豆干,去腥后微缩成巴掌大一块,一块切三十六片,一片切七十二丝,合二千五百九十二丝,一丝未几,一丝很多,一丝不竭。平分五位碟,每份五百一十八丝,剩下两丝,一丝添于孟昶,一丝献予马王。暂备,又剔骨缝间肉,细心拆分,与干丝一并用鱼唇线捆扎成束,以便试吃者撮口尽享而不失文雅。诗云:“一朝初云日,三千烦恼丝。休要问因果,勾圈点染之。”段思英沾味,题曰:“千丝万缕”。
鱼船自龙跃池驶来。芊娘重修宣华苑之日,水面举高一丈,令龙池之水漫入会仙观,与观内原有之柳湖连成一片。湖内本有一条横贯东西的白石巷子,名“一心路”,路旁花柳成荫,时有虫鸣。水漫后刚巧与路基持平,贪耍的宫人并不好走两岸大道,却一心要走这条巷子,或脱靴捻袜而过,或踮脚忐忑而行,摇摇摆晃,别有一番情味。巷子中心隆起一弯白玉雕栏堆砌的“尔静桥”,轻风和顺时,会仙楼的倒影穿桥而过,楼顶尖尖似美人指,尔静桥便成了指环,在东风的推搡下,颤颤巍巍地戴在美人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