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3页/共4页]
一起上,小宫娥在前头走着,一会子扑一扑大飞蛾,一会子摞一摞柳树条,一会子在石蹬矶上摇摇摆晃,一会子手舞足蹈嘤嘤咉咉。
走了好几步,符儿毕竟寻觅到一处不那么夺目标物件,倒是那廊柱上乌木雕刻的诗语:“云披分气象,黛锁并楼台。”
符儿本就对那‘为官之道’久有不屑,遂扬起下巴、挺起胸脯道:“为学十余载,遂有明辨是非之智,知何其为真,何其为假,何其为对,何其为错。既能明辨而又不言于事,俯仰冷静,无异世人,可乎?不成!贤乎?枉贤!夫朴重者不成愚笨,为人文臣者不成屈文节!”说于此,一旁静听之耿宫娃连连点头以表附和,而此时,辛宫娃却紧皱双眉,点头叹曰:“一意孤行,必将运途多舛,符娃子好自为之。”
刘小娥干脆隧道:“天然是向着花蕊夫人!”这倒令符儿吃了一惊,笑道:“恐是怕我一会儿在你新主子跟前说你的不是?”
符儿点头道:“确未听过,敢问何人所作?”刘小娥笑道:“恰是我金华殿的花蕊夫人!自本月月朔皇上敕封,每日下朝必是首临夫人宫中,以后才是漪兰宫或是其他诸宫,已持续有三日了。你瞧瞧,环池各宫各殿的都决计到池边漫步,华服艳艳,美着哩!只不过……”小宫娥忽地语气降落下来道:“只不过前几日大师都效花蕊夫人梳倭堕髻,本日却又改回了漪兰宫那位的朝天髻,由此看来,圣上看似要冷酷金华殿数日了。”
山是水,水是山,
刘小娥咯咯笑道:“余的我不懂,屋子都雅、路好走便可。”走了几步又将脖子歪向一旁,眸子子轱轳道:“宣华苑重修,圣上有绩,花蕊夫人有德,彭尚宫有劳,小娥天然有喜。可如果令漪兰宫的昭容娘娘失德,莲心姑姑失势,小娥天然也失倚。由此看来,还是不修为好!”
从南宫之掖庭至北宫之金华,需得九弯十八拐,来唤的小宫娥领着符儿拐来拐去毕竟沿着临池的巷子北行。
木鱼子曰:
山是山,水是水,
笑口常开和事佬。
符儿不悦,辩论道:“甚么忌讳?甚么要紧?满是些不作为的幌子!常日里浑浑噩噩,关头时插科讥笑,自命是那‘聪明的胡涂人’,我看那不是聪明,是真胡涂!”
符儿不忍下脚,小娥捂着嘴笑道:“小符姐姐不怕,这地上的金砖本就是用来踩的,你看,立上去另有影子呢!”说着就把符儿往里拽。
看着刘小娥将这金华殿的发源来源说得头头是道,符儿忍不住问:“这些个都是谁奉告你的?”小娥对劲道:“当然是莲心姑姑!姑姑学问赅博,当年在吴国时已是鼎鼎大名的才女,及至入蜀,已将蜀宫高低箴铭处多番考据,故圣上欲重修后苑,姑姑第一个说不可。”
路过天启宫处,符儿乍觉视野开阔,与前日祭奠李太后时大相径庭。见符儿神情呆滞,如有所思,嘴里还悄悄念着:“水面清圆,锦城妆点。”
山非山,水非水,
“那这句‘好把身心平静处,角冠霞帔事希夷。’又有何来源?”符儿指着廊柱后厅门边的一句问道。小娥仿佛不消想,出口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