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1页/共4页]
符儿不忍下脚,小娥捂着嘴笑道:“小符姐姐不怕,这地上的金砖本就是用来踩的,你看,立上去另有影子呢!”说着就把符儿往里拽。
符儿心头一暖,脸上却非常淡然道:“究竟如此,并无所错。只不过言之所当言罢了。”辛宫娃笑道:“符娃子恁是聪慧,怎会因一时打动便出了那过火之语?”
当晚,符儿与耿氏同床而眠,展转反侧却难以入眠,胸中缭绕太多事,怎奈神山姊妹皆离散,单独感喟到天明。
符儿点头道:“确未听过,敢问何人所作?”刘小娥笑道:“恰是我金华殿的花蕊夫人!自本月月朔皇上敕封,每日下朝必是首临夫人宫中,以后才是漪兰宫或是其他诸宫,已持续有三日了。你瞧瞧,环池各宫各殿的都决计到池边漫步,华服艳艳,美着哩!只不过……”小宫娥忽地语气降落下来道:“只不过前几日大师都效花蕊夫人梳倭堕髻,本日却又改回了漪兰宫那位的朝天髻,由此看来,圣上看似要冷酷金华殿数日了。”
刘小娥一本端庄道:“才不是呢!小娥戴德莲心姑姑,却更加被花蕊夫人的脾气与才情所佩服。还记得那日我刚到金华殿奉侍,夫人便赠我小词,曰:‘小小宫娥到内园,未梳云鬓脸如莲。自从配与夫人后,不使寻花乱入船。’夫人不咏锦衣玉食,却体察我等小思小感,怎不令人靠近?”
看着刘小娥将这金华殿的发源来源说得头头是道,符儿忍不住问:“这些个都是谁奉告你的?”小娥对劲道:“当然是莲心姑姑!姑姑学问赅博,当年在吴国时已是鼎鼎大名的才女,及至入蜀,已将蜀宫高低箴铭处多番考据,故圣上欲重修后苑,姑姑第一个说不可。”
辛宫娃又好气又好笑地安慰道:“符娃子莫非还不知这皇宫中最是忌讳言之‘真’,行之‘切’。一两‘至心’抵不过半两银子!要紧的便是学会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最好;明哲而保身,顺水推舟最妙!”
符儿离了晴鸾阁回静云轩时也只带了梯己的三件宝贝。褪去作长宫女时量身裁制的华服衣冠,一身素雅地朝熟谙的轩门走去。
山是水,水是山,
耿宫娃拥戴道:“辛姐姐说的是,符娃子晨日里那样凌云朝六合出门去,晚的就‘梳’了个光秃顶返来,怪不得看起来矮了很多。”
辛宫娃嘲笑道:“如你这般一棍子打死一片,谁奇怪给你好果子吃!?符娃子,知者又如何?知而慎言才是安身之本、为官之道。”
走了好几步,符儿毕竟寻觅到一处不那么夺目标物件,倒是那廊柱上乌木雕刻的诗语:“云披分气象,黛锁并楼台。”
山至刚,则易摧,
格物致知意孤行胡涂可贵道原委
大化小,小化了,
刘小娥安然道:“我本是个孤女来着,美意的莲心姑姑收养了我,把我带进宫。”正说着,又努着嘴道:“喏,便是圣上仪仗背面跟着的那位!”
符儿撇着嘴道:“看来你们两个甚么都晓得了,却忍心来看我笑话,显得太不仗义!”
山越水,水满杯,
从南宫之掖庭至北宫之金华,需得九弯十八拐,来唤的小宫娥领着符儿拐来拐去毕竟沿着临池的巷子北行。
翌日晨起,花蕊夫人差人前来传谕:“符宫娃,烦请金华殿走一遭!”符儿应着声,知是花蕊邀约,遂连发髻尚未润色便仓促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