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虚言复东阿[第1页/共6页]
前者是家世,中者是面貌,后者是身材……统统都是气度与风采。
但是,天下承平已久,突然碰到黄巾起事,这些大户豪强或许另有些才气和设法,可那些本地的吏民百姓却底子没这个胆气,只一窝蜂的说城在东面,内里有贼,以是应当往西跑,并且要逃的越远越好……程立当时便感慨了一句‘愚民不成以共商大事’,然后便做出了一个很骚的操纵!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以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刚烈气闻。黄巾乱起,曹操借势亦起,惇常为裨将,从挞伐。其以悍勇,多持兵戈,亲临阵前冲锋陷城,故伤痕不止。”——《旧燕书》.卷二十七.世家第二
然后他为人还很有诙谐感,做事也不顾末节,还很简朴,更首要的是勇于不计出身、形象与人来往,可谓能‘得人’;
这类人,乱世一旦开启,的确是天然的豪杰模板……或者说,他本人的确影响到了后代对乱世豪杰认知观点,许子将那句‘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豪杰’绝非虚妄。
“至于韦乡……”公孙珣如有所思。
“本来是他吗?”曹操一时迷惑未得,那边的矮瘦子董昭倒是有所觉悟了。“我听过此人名声。”
本身不也在趁机摆出和颜悦色的模样来,借势安抚那些北军将校吗?
“回禀都尉。”薛姓豪族当即言道。“此人姓程名立,字仲德,乃是东阿本地人!”
“一乡罢了,也不消孟德兄一个两千石去亲身督军。”公孙珣沉吟半晌,倒是俄然看向了堂中侍立一人。“夏侯裨将……夏侯元让安在?!”
“濮阳是不能主动去打的。”曹操也得了一把椅子坐在公孙珣左手侧,倒是趁机有所言语。“我曾在顿丘为令,故此上任、离职时都去过郡治濮阳,正如子伯所言,那边城墙高大坚毅,又引濮水成护城河。而现在卜已又在彼处深藏粮草,聚兵两万……我军俱是马队,如果不能将其变更出来,怕真是要等后盾到来,方能成事。”
“那此人是多么人物啊?”公孙珣明知故问。
但是,相互身为军中袍泽,一个军中副将和一个曲军侯,一起奖饰另一个方才立了功的假司马,又有甚么可质疑的呢?
被点到名的其他四人也是面露忧色,纷繁上前谢恩。
此言一出,莫说公孙珣等人俱皆惊诧,便是一向没对这些豪强大户有好神采的关羽也跟着猎奇了起来。
“既如此,”一向没出声的公孙珣俄然开口,倒是直接了当的点起了人。“崔司马!”
不过,听了半晌后,侍立在一旁的娄子伯却俄然发笑,引得世人纷繁侧目:“诸位,白马城落入我手,周边黄巾贼据点无外乎是西侧燕县、东侧濮阳、南侧韦乡,却被你们说了一遍。而如果照你们这类分拨,先引一两千兵马去打燕县,再分八百马队去攻韦乡,然后还要君侯尽起剩下的‘雄师’去打濮阳……濮阳乃是东郡首府,我传闻那边城高粮足,还引濮水为护城河,卜已更是聚兵两万精兵在彼处,如此行动,莫不是失心疯了吗?”
一念至此,夏侯惇竟然还朝着刘玄德微微拱手请安。
但是,打脸之声说到便到。
“是!”这崔司马从速大略解释道。“不瞒君候,燕县王氏家中成名的二王,小点的阿谁做东郡上计吏然后选入朝中为郎时,恰是家父为郎署副丞。故此,二王固然都不在家中,可我一句话,却必定能让王氏倾力互助,说不定还能借王氏在燕县的威势压服城中很多从贼的豪强反戈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