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龙首十八槊[第1页/共3页]
即使如此,以淇江宽度,两岸难相望,渡江亦要一个时候。
船头站着一名裹着红白呢子大衣的少年,唇红齿白,貂绒雪裘,一看便知是富朱紫家的公子,生的一副姣美模样,身后寸步不离的跟着两位斗笠客。
“没得谈。”为首蓑衣客摇了点头,非常可惜。
百年前,神匠墨班未生之时,渡淇江难,难如上彼苍!
“殿下,可听过风庭之名?”蓑衣客悄悄抚摩着这只鹰隼,草帽微斜,暴露了那杀气凌冽的眼眸。
段明胜嘲笑一声,抬高斗笠,掠身而出,呸得吐出嘴角末根野草,向那天榜妙手风青一掌疾去!
“墨班大师得生,乃人间百年大幸。”小皇子偏立在舟头,有北风吹过,红白绒裹得更紧了三分,已经是四月中旬,呼出的气在大江面上竟然还是红色,可见江面寒意非同平常。
“单论武道,现在九品妙手罕见,一张天榜便是列尽天下豪杰。一百年前,怕是那位都不敷以跻身天下最顶尖的妙手。”
萧易感到江面一丝寒意侵来,拉紧颈上貂绒,嘴角扯了扯,“江湖最不缺妙手。老段,也许再过几天,了局春雨,这一百年来稀缺的妙手就跟春笋一样冒头了呢。”
两人一掌相触,内力鼓荡,段明胜眉头微皱,喉咙一甜,自知不是敌手,向那蓑衣风青吐出一口乌血,借身飘退,算是抗下一击。
蓑衣客沉默不语,抬开端不怒反笑,“世人说小皇子殿下博览群书,风某只道中间是儒雅骚人,不料是个伶牙俐齿满嘴喷粪的书痴。”
“殿下,一百年前乃是黄金乱世,无数天赋宗师应运而生,”老段看着龙首十八槊飞速前行,感慨道。
“故乡伙嘴硬?”风青一身杀气按捺不住,身先人递上一柄黑剑,萧易过目不忘,看出递剑人恰是那日官道卷梨花来袭的刺客。
萧易阅遍别史,天然晓得,春秋年前,淇江中段最是难渡,绕道需多行百余里,方能到水势平荡处渡江。可唯独占一人,一蓑衣一木桨一孤舟,来回穿行如梭,渡客只看缘分,非论善恶,渡了不知多少人,有亡国的西楚霸王渡江后重整旗鼓,有逃命的年青俊彦借此逃过一劫。
萧易看得清楚,老段说本身比不上九品妙手,方才对上,仅仅是落了一丝下风,可见那蓑衣风青不过是个八品气力。
萧易退后两步,眯起眼睛,看着远方三叶小舟在淇江波澜中颠簸前行,却如同剑杆普通笔挺飞速。
老段哈哈一笑,卸下腰间花酒,也不管江水飞沫,一口喝下,眼神却由明转暗,声音降落道,“殿下说的有事理,妙手公然就像春笋,只不过这时节还没下雨,怎的一冒就冒出了一大堆。”
怪不得老段说天下妙手残落,八品妙手上天榜,确切没法跟一百年前那乱世比拟。
“不说那冠绝天下的风雪银城城主,单单是白日飞升的传说人物,都出了好些个。墨班造出巨舟之前,两岸来回渡江端赖传说里那位神仙一样的摆渡人。”
“中间是天榜驰名的妙手,何必难堪我们这些小虾米。”老段眯着眼睛再踏前一步,“齐梁不缺钱,出双倍买那人头颅。”
“没得谈?”老段酒已喝完,醉眼昏黄。
江心激流,龙船愣住,剑舟止步。
一舟三人,尽皆佩黑衣墨袖,外罩一层蓑草,雾气皑皑,看不清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