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转运[第4页/共6页]
章不让它送到北京的话,那他说不定还不会这么活力,恰好他没有任何体例禁止,如果动小行动禁止的话,那他和周培公也就结仇了。“张朝、董卫国!你们另有没有国度法度?莫非国度的官职名x器就是你们用来谋取私利的东西不成?周培公明显是个通邓的贼子,你们竟然替他求官,真是罪该万死啊。”蒋国柱怒不成遏,因为按照他的宦海经历,这个奏章另有很高的胜利率,在江南腐败、漕运遭到威胁,而达素又没法回援的环境下,北京多数不会在乎一个虚衔。张朝更把湘军吹得天上少有、地上绝无,北京看到周培公手握这么一支强军,同时被湖广总督和江西巡抚倚重,更不会怜惜犒赏――特别的情势下当然要用破格的恩宠。但周培公到达南京时,发明总督衙门中门大开,江宁巡抚笑吟吟地亲身站在大门前驱逐他,南京的文武百官侧立于两旁,这驱逐规格就是南昌也远不能比拟。见到这番步地,换个怯懦一点儿的人,说不定当场就吓得小便失禁了;这一年来周培公与邓名斗志斗勇,抄家灭族的事情做了没有上百件也有几十桩,胆色早已非普通人能比,但也不由胆战心惊,远远地躲开那道中门。江宁巡抚走下来驱逐时,周培公先是跪地施礼,然后连连赔罪:“朝廷大x法,中门只为钦差大臣、传旨天使、上任总督而开,下官不敢僭越。”“周老弟奉旨来援两江,固然没有一个钦差的名分,但和钦差又有何别离?”固然还没有喝过酒、吃过饭,但蒋国柱自来熟的本领明显比董卫国还要胜一筹,已经对周培公用上了和江西布政使一样的称呼。蒋国柱亲热地把周培公扶起来,当着四周南京文武的面大声笑道:“现在邓逆流窜江南,生灵涂炭,父老盼望王师如久旱之盼甘霖、季子之望慈母,周老弟帅三万湘军健儿星夜赶来,在江南父老心中,可比再世父母,本官也是铭感五内,为周老弟开一次中门又有甚么不成呢?”蒋国柱问话一出,跟在他身后的江宁官员顿时就凑趣似地大喊起来:“太合适不过了。”“周大人不必过谦。”“全望周大人讨平邓逆,还江南百姓一个清平天下。”“呵呵,公道安闲民气啊。”蒋国柱笑容满面,不顾周培公的抗议,扯着他的手带他从中门走进两江总督衙门,还不忘劈面露苦笑的周培公开打趣道:“如果周老弟不能讨平邓逆,让江南父老绝望了,那下次来就没有中门大开的报酬了啊。”僭越的罪名固然不小,但比起周培公身上数不堪数的抄家灭族大罪,实在也算不上甚么,是以过了一会儿他就放平心机,不再局促不安。“就是,通邓都做过了,还怕走中门么?”见状蒋国柱悄悄点头,内心里对周培公的评价又上升了一个层次。“邓贼占有镇江不去,不晓得周老弟有何良策教我?”分宾主坐定后,蒋国柱身边只剩下两个亲信,表示周培公但说无妨,不过在周培公答复前,江宁巡抚又一拍脑门抢先说道:“啊,本官差点健忘了。”说完蒋国柱就站起家,双手从桌面上捧起一个红绸包,缓缓走下位置,慎重其事地递到周培公面前:“这是江南布政使大印,周老弟无妨先收下。”“这……这……”周培公口干舌燥,手足无措地看着那方大印,位高权重的江宁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