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波涛暗涌(二)[第2页/共2页]
远处的黑影谛视着年青的河阳王一举一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揣摩的笑意。
“这都是四弟此趟亲身督办的淮南王贡品,自不会差到哪儿去。”周昶景望着周筠生道,“此番,你且如何看得?”
院内有棵老槐树,贤妃归天那年,秋夜里被雷劈倒,再也没活过来。宫里白叟都说这槐树带着邪气,更是不再有人敢靠近这座园子了。
周筠生抬眼看天,方才晴空万里,这才一会早已黑云密布,怕是暴雨将至。一起想着,不知不觉竟来到了妙玉斋外。
周昶景见他说的当真,微微皱起了眉头,“未曾传闻你对哪家女眷上心,这会竟对忠棣府的景象如此熟知,怕是与忠棣府私交已久罢?”
“哀家乃后宫妇道人家,自是不该过问朝政大事。只是这兹事体大,咱宫里公主也好,宗室公主也罢,这也是后宫该为天子分忧之时。你那些个mm,尚未婚配的,只要十三与十六,那两黄毛丫头,牙都未出全,更谈不上塞外和亲之说。”
周昶景睨眼看周筠生,总觉他与儿时的身影确是两样了。这个四弟,从他幼年记事以来,便是谨言慎行之人,想及此处,自是五味杂陈。
院中荒凉,周筠生毕竟是没迈过心中的坎儿,生生添了一份悲伤。
妙玉斋门外盘丝错结,周筠生细细撕扯着,好久才算找对了门环。“吱呀”一声,门沉沉地开了道口儿。
目睹着雨声落,雷声起。周筠生有些恍了神,暗色下掩着大门,仓促拜别。
太后对劲道,“哀家该当为天子分忧,自是不在话下,天子用心前朝政事便是了。”
周昶景搀扶太后落座,薛巾敏捷蒲伏到跟前服侍,茶水、糕点、果盘,样样摆正了位,横看、竖看,倒也挑不出一处错处来。
周昶景说着,又想起关海之耻,心下又觉凝重,“我朝自太祖建国以来,历代皆有公主远嫁勿洛。可勿洛蛮人恬不知耻,现在一再进犯我大钺国土,是可忍,孰不成忍,朕迟早都得清算了他们!只是也需悠长筹算,现下还是要行缓兵之计。”
“瞧瞧,这橘子可真够甜的,想来必是淮南橘了。”太后笑说,“这可比我那宫里的蜜饯还要甜的多了。”
一句未了,太后掩面而笑,牵过周筠生同坐道,“你这孩子呀,就别跪着了。平日里少见你如此多话,哀家总觉得你似你生母贤妃那般清心寡欲,一度都觉着你是否要去修道成仙。这会听着,倒是宽解很多,也是个平常男儿的心嘛。”
太后嗅了一口,虽是百花奇香,非常刺鼻,却觉身子顿觉舒坦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