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云梦师门[第1页/共3页]
但这些都不是我所中意的,我所看重的便是那藏于堆积如山的些许“酸诗”。我常常觉得,像师父那一辈的鬼谷弟子,必是不懂风月更不知春思为何物的老古玩。不想半年前,我一时髦起,竟想做一名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多才女子,便经常去藏书阁中翻阅本籍典范。不经意间竟发明鬼谷洞中竟藏了很多师叔师伯一辈留下的骚柔情诗。
“嗯,”白袍老者缓缓喘了口气:“其剑气势恢宏,其术炉火纯青。安儿,为师已经不消再教你剑术了。”
东走西顾。
我又惊又喜,自此便经常出入鬼谷洞的藏书阁。
“嗯……”老者长叹一声,“鼻祖弟子浩繁,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商鞅、毛遂、吕不韦等人皆名看重史、千古流芳,于春秋战国之时助得天下一统。现在,也到了鬼谷弟子出山,帮手江山一统的时候了。安儿,为师自本日起便传授你‘医术’。医者,仁慈为底子。你要牢记,今后策划千里之时,断不成以医术害人。”
一年前。
“天之道,损不足而补不敷;人之道,损不敷以奉不足。你所习者,乃人之道,自是没法顺天然之势,又何故‘天人合一,乃至无我之境’?”老者抚须,缓缓而道。声之所及,鸟兽俱散。
咳咳,手中的笔无端地飞了出去。神笔啊神笔,公然是师父送的神笔,便是连它也不忍师父和师哥在背后如此群情我这小我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师妹。
脑海中刹时闪现出一只不幸的小白兔,正孤苦无依四周驰驱,明显是无家可归,正如丢失在爱情中的人,惘惘心无所依。
我悄悄一番唏嘘。想起师父伟岸的身影和现在那超脱世俗、了结尘凡的神仙表情,却不知本来师父也曾这般踟躇于人间七情。
“师父教诲,弟子但从。”少年低身敛眉,谦虚请教。
云梦山颠,仙气环绕。
人不仍旧。”
“哈哈哈……”一声大笑,响彻云霄,空谷回荡。神仙老者端倪攒动,捋一捋红色长须,似是极其对劲地点了点头:“我鬼谷一派,千百年来安邦定国,叱咤风云。世人皆叹鬼谷弟子经天纬地、雄才大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却不知鼻祖王诩却有着太上老君也未曾有的设法——天下大同。千百年畴昔了,老、庄有为而治,习清闲之道;鬼谷出世,纵横捭阖。然天下大同,仍遥遥无期。三国以后,魏晋一统,然不过数年,便二世而亡。现在,中原大地,战乱纷争,拂晓百姓,身处水火。”鬼谷子目入苍茫,剑秀、龙王两峰山颠寒意骤升。
————————————————————————————————————————
传闻师祖那一代为遴选修文撰书的弟子,曾摆下擂台,师父和他的师兄弟们一番舞文弄墨,一时骚柔之气晕染,鬼谷洞内自此多了很多刻满笔墨的竹简。常常我撰书撰的文思干枯之时,便会去师父那边捧几打书柬返来品读。说是品读,实在更多的是看热烈。师父师叔师伯们留下的文章,或为澎湃大气、直抒胸臆的诗词歌赋,或为言谈利弊、运筹帷幄的典范策论。这些文章凡是流诸于世的,都被当代贵爵将相奉为文籍,一一品读。
白衣侍童亦躬身而道:“恭喜师公,恭喜大师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休咎、有无,皆相生相克,亦相互转化。人道、天道,亦是如此。”墨衣弟子仍不慌稳定,挺身跪立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