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9[第3页/共3页]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质真若渝﹔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四章
夫唯道,善贷且成。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开其兑,济其事,毕生不救。
风雅无隅﹔
是以贤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章
早服谓之重积善﹔重积善则无不克﹔
我无事,而民自富﹔
是谓用人之力,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故道生之,德畜之﹔
死之徒,十有三﹔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益生曰祥。心负气曰强。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故不成得而亲,不成得而疏﹔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骨弱筋柔而握固。
夫唯大,故似不肖。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是以贤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善用人者,为之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夷道若颣﹔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曰慈,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八章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五章
故贤人云: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一章
夫唯啬,是谓早服﹔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江海之以是能为百谷王者,
善胜敌者,不与﹔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