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最后的抉择[第1页/共7页]
“莘农,洋人囚禁我做甚么呢?洋人要的是媾和,又何必多肇事端啊?”阮元也向伊里布安抚道,这时伊里布身边的一名侍从也走上前来,向阮元和伊里布拜道:“老爷、阮太保,小人已经向英吉利人那边送了帖子,英吉利人那边有个头子,说……说能够熟谙阮太保,想着……想着请阮太保畴昔一见。”
“麟总河,我们防得不也就是个万一嘛?”阮元也苦笑道。
这日麟庆和阮元一道观察南城,居高临下,目睹数十里外便是镇江城楼,如果英军公然北进,自是一览无余,而面前的扬州城墙之上,只要寥寥七八门大炮,俱是百年之前旧物,乃至很多砖石均已脱落,暴露内里的野草。麟庆看着全然有力与英军相抗的城墙,也向阮元问道:“阮相国,英吉利人现在是……是要去江宁订立和议,不是要往扬州出兵,这……没错吧?”
“当然安然了,洋人那是大船,哪能进这里的水道呢?运河水道间隔这里又远,官道在扬州西边,以是先祖确是聪明,离乱之世,隐居于此,是最好的体例。今后……”阮元看着一旁北湖风景,确是有些世外桃源之感,一时候自也舒畅。可就在这时,忽听得脚步仓促,本来是袁三从一旁奔了过来。
“皇上,臣老了,臣实在没有才气再窜改甚么了。可即便如此,臣不但愿后代子孙,竟要永受国耻,竟要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残破之状啊?皇上,穆彰阿实乃奸臣,您毫不成信,香港之事,您也毫不能承诺英吉利人的无礼要求。臣此次上疏,便为遗言,就请皇上看在老臣这条命的份上,听一听老臣的肺腑之言吧!”
“我不能只顾着我一小我的性命啊?”阮元也向他苦笑道:“此次我来北湖,就只带了几个小孙儿,书之、孔厚、涧芳、恩海,他们都还在扬州呢。都是一家人,留下他们在扬州担惊受怕,我却一小我在北湖安享承平,如许的事,我……我不忍心啊?”
“皇上,不成等闲言和,更不成割地啊!”王鼎虽被架走,呼喊之声却久久不断,殿内大家亦自不住听得王鼎声音,直到门外几人渐行渐远,勤政殿之前犹有一二反响。
“皇上,臣觉得,现在林则徐还在浙江,如果皇上决意一战,可再次起复林则徐,令其督师与英吉利人相抗。林则徐在广州多有整武备战之举,面对英吉利人,总不至于再吃了不谙敌情的亏啊?”潘世恩也在一旁向道光奏道,这时颠末几年窜改,军机处除了穆彰阿、潘世恩、王鼎三名宰相以外,赛尚阿复归军机处,道光也将祁隽藻、何汝霖二人补为军机大臣。因赛尚阿出外办理天津海防之故,军机大臣在京者共有五人,听潘世恩提到林则徐之名,祁隽藻和何汝霖也当即附议,要求道光重新重用林则徐。
“皇上,现在情势,即便重用林则徐,又有何用呢?”但是,身为工头军机大臣的穆彰阿,却仍然分歧意三人之议,持续向道光道:“林则徐这一年来,一向在闽浙本地主持海防,一样见效甚微,又有谁能包管,林则徐上阵督师,便必然能反败为胜啊?更何况现在漕运已绝,英吉利人船炮坚利,就算我们想要重整旗鼓,也是远水不敌近火啊?现在最好的体例,就是先认下和议,待洋人退兵,我们再重整旗鼓,为时未晚啊?”
“皇上,臣还是那句话,可媾和,但毫不成割地!如果洋人执意索要香港岛,那便不要与之言和!皇上,社稷底子之事,皇上如果开了先例,只怕皇上后代子孙,亦将悔之无及啊!”王鼎目睹道光情意渐决,只恐太后相劝亦自无用,也再一次向道光哭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