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最后的抉择[第1页/共7页]
“阮先生,这件事是我们忽视了,方才我遣他问过了司令,司令说,不是他的意义。”小斯当东也向阮元解释道:“司令到了镇江以后,一贯严明军纪,不准劫夺百姓,您故乡的米船被扣下,应当是那些不听话的印度兵士擅作主张。现在司令已经下了军令,奉告镇江那边驻军,让他们把米船还给你们,阮先生回到镇江江面,天然便能够把米船接归去了。”
“我是江北扬州之人,现在已然致仕在家,这场仗……本来我也是不肯参与的,但没体例,你们的兵士现在在长江之上扣下了前去扬州的几艘米船。我想着既然你们也已经同意和谈,那这个时候你们还在对长江上的米船脱手,是甚么意义呢?使者先生,我想听您一个解释。另有,您又是为何会呈现在这里的呢?”阮元见了小斯当东,心中虽多有感慨,可回想起粮船被扣,尚不得还,言语之间倒是平平如水,并无半点客气之处。
“老爷,传闻现在洋人兵船,已经充满了镇江江面,扬州城内里,都已经筹办戒严了!但是,刘恼人和四公子他们……”袁三想到扬州城中的阮家家眷,却也担忧不止。
早在镇江城破之前,道光便已授意火线的文武官员,筹办媾和事件,并且将伊里布召回江宁,以备和议之用,而英军在攻占镇江以后,也只是将兵舰向西开进了十余里,筹办前去江宁订立和约。是以阮元回到扬州以后,虽有城中戒严之令,却也晓得中英两边已然开端媾和之事,先前的忧愁之心天然减轻了很多。但即便如此,阮元和麟庆却也不敢怠慢,每日还是前去扬州城墙之上观察城防,因腿脚不便,每日阮元出行,便只用舆轿。
“阮先生,我……我是特地同国表里相商讨以后,客岁年底决定来中国的,您应当清楚,这场仗,中国已经败了。可你们……如果五十年前你们的大天子能够同意马戛尔尼爵士的要求,你们又何必打这一仗呢?五十年前的人,除了我都不在了,以是……我想着再来中国一趟,帮我父亲,帮马戛尔尼爵士见证他们的遗言完成的那一刻。我想……看着你们签下当年就应当定下的条约。”小斯当东一边说着,也一边向身边几名兵士问了几句,兵士当即退下。过未几时,便又返回,向小斯当东私语了半晌。
“英吉利人熟谙……熟谙我?”阮元听着那侍从之言,自也猎奇,只得心中定下,先见那英国人一面,再作决计。想到这里,阮元便也请那侍从在前带路,身后跟了两名麟庆派来的兵士,以防不测。那静海寺中此时已然空出了几座房舍,以备数今后和谈之用,房舍摆布各自站立着几名清军兵士与英军步兵,阮元也在那侍从引领之下,走到了一座小舍门前。只见小舍当中,公然已坐了一名英国老者。老者目睹阮元到来,便也向一行人问道:
“王鼎啊,你……你也累了,就先下去安息吧。朕也晓得,你筹划河工有大半年了,这些日子已然疲惫,朕准你休沐一月,待你身材好了,再回军机到办事如何?”道光这时已然垂垂定下乞降之议,又清楚除穆彰阿外,四名军机大臣中反对之声最烈者便是王鼎,无法之下,只得将他支开。便即向门外道:“摆布侍卫,王鼎尽忠国事,朕甚嘉焉,念其忧费心瘁,着给假一月,你们……你们就先把王大人带归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