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督抚天下 > 第六百六十章 太傅阮元诞生

第六百六十章 太傅阮元诞生[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半个时候,使者便已到了阮元家中,那江苏巡抚名为陆建瀛,见了阮元,自也少不了酬酢一番。随即阮元便即请陆建瀛宣旨,一家人共同聆听上谕。陆建瀛便即念起道光谕旨,道:“致仕大学士阮元品端学醇,勋勤懋著,年逾八秩,重遇鹿鸣,洵属熙朝盛事,著加恩晋太傅衔,准其重赴鹿鸣筵宴,在籍支食全俸。妾刘氏诰封恭人,钦此!”

“砰!”一声枪响,道光面前的靶子回声而碎。道光少年时便多用枪械,天然清楚,新枪能力要比本来的火绳枪大很多。

“回皇上,这些都没有。”僧格林沁也向道光答道。

布彦泰夙来与林则徐相善,便也记着了这番奉劝。可而后不久,布彦泰也被道光调任陕甘总督,林则徐的这番预警,也很快在伊犁将军的变迁当中消逝,并未起到多高文用。

换言之,作为乾嘉道期间的儒臣,这时的阮元,已然达到了文臣的顶点。

“爹爹,大喜之事啊!”不想就在这时,阮孔厚竟然从门外走了出去,向阮元拜道:“孩儿方才听闻,江苏巡抚陆中丞到了扬州,正要来看爹爹呢。传闻陆中丞那边,带来了皇上的谕旨,说是……说是本年爹爹相逢乡举,要……要加封爹爹呢!”

“民风如此,只是图个心安?贩子士绅如此送礼,那上面仕进的,还不得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陕西那边就算士绅,又有多少家资?这些钱到了最后,又是出在谁的身上?他们这些道府之人入京送礼,就仅仅是为了朝中大臣不把他们……不把他们忘了吗?”道光听着僧格林沁报告各省官府景况,官方真相,亦自愤怒不已。

太傅一职,秦汉之际便已有之,进入隋唐期间,太傅成为文官序列中的最高一级职衔,千余年来皆是正一品之位。太傅本身常常仅为名誉职衔,但历朝历代文武百官,非功勋过人者,不能得授太傅。进入清朝,太傅与太师、太保二职一样,合称“三公”,但太师一职在清朝,就只要遏必隆和鳌拜二人曾经得授,且二人太师之职在生前即被剥夺,终清一朝无一人以太师终老。其下便是太傅,有清一代,至阮元得授太傅之前,一共只要范文程、金之俊、洪承畴、鄂尔泰、曹振镛、长龄六人在生前得授太傅之职,阮元以后亦只要潘世恩一人(别的亦有人以为,乾隆教员福敏、年羹尧之父年高寿、杜受田之父杜堮曾得生授太傅,然此三人或因帝师之故,或父凭子贵,常常不被清朝士人承认)。而庆桂、董诰等人便只得生授太保,其他清人多有归天以后加授太傅者。生前即得授太傅,以太傅终老,又为清朝公认者只要阮元等八人。

僧格林沁听着道光之言,天然会心,而而后京中火枪锻造,亦是成品寥寥。更何况击发枪利用不久,在西欧各国便被击针式步枪代替,并未成为耐久风行的枪械。贫乏充足兵器合作环境的清王朝,在兵器制造方面,也迟迟追不上欧洲各国的脚步。

“夫子,你如何能如许说呢?夫子的一己之力,但是多少读书人终其平生,都不能望之项背的啊?”刘文如也向阮元安抚道:“夫子这平生作为,还不敷多吗?光是那《皇清经解》,我看除了高宗、仁宗天子敕修图书,国朝另有何人能够单独刊刻这很多经籍呢?至于其他,我想年青一代的督抚内里,也应当有那么一二雅好学问之人,能够帮夫子完成这般未竟之业啊?夫子都八十三了,莫非家门以外的事,现在还要让夫子劳累不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