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捡活宝(下)[第2页/共2页]
“二位免礼!”高敬宗伸手虚扶,随即笑道:“本都督自淮水河边起兵,军中连一匹马都没有。但是打败相山郭氏,共得战马两千余匹,构成越骑两团。大败慕容垂,本都督又连续缉获七千余匹战马。以一骑两马,可得三千余马队。只要把鲜卑人赶出中原,光复幽燕之地,何愁我汉家没有马队?遐想当年,伏波定远,汉骑威慑四边,胡马哪敢渡阴山?”
二人惊诧,却见高敬宗排闼而入。
“忸捏,忸捏!”张玄之这才想起此时置身北府虎帐中,生杀大权都把握在别人手中,这才悄悄告罪一声,温怒而坐。
张玄之反应倒也敏捷,随即抛出一个千古难明的谜题,那就是步兵对战马队的困难。千古以来,马队对战步兵就立于不败之地,打就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归正步兵的两条腿也追不上马队的四条腿。反之步兵一旦败北,落空阵形保护,马队掩杀,将会变成一面倒的搏斗。
位于西北大营一座小帐中,有两名春秋都不大的士子对坐帐中。此中青衫人道:“这天要变了,高都督其志不小啊,这是效仿魏武帝(曹操)啊!”
至于张玄之在东晋也做到了吴兴太守、冠军将军,吏部尚书。固然有吴郡张氏家世的影响,其才气也功不成没。起码顾、陆、朱、张,士族后辈不下千人。但是吏部尚书的位置只要一个。
要问高敬宗为何会来士子营,要说此次修改试卷时的首要发明了。高敬宗第一次停止科举测验,不但碰到了风趣的王嘉,同时也在卷目中发明了崔逞与张玄之的名字。恐怕张玄之和崔逞都没有发明,他们其实在汗青上占有了首要职位。
与张玄之对坐的年青人,实在也大有来头。他叫崔逞,字叔祖,是清河郡东武城县人,三国期间曹魏中尉崔琰的六世孙(《北史》作五世孙)。崔逞的曾祖父崔谅(《北史》作崔谅)是晋朝官员,官至中书令;祖父崔遇曾在后赵天子石虎在位时任职,官至特进;父亲崔瑜,官至黄门郎。但是自崔逞之父,崔瑜离世,崔逞的家道贫寒,靠耕作务农保持生存,但从未荒废学业。崔逞喜好读书,很有文才。
此人名叫张玄之,出身江左王谢。顾陆朱张四大门阀之吴郡张氏。乃顾和外孙。顾和是东晋中书侍中(丞相)、尚书吏部(既以******副总理兼管构造、人事部)。张玄之小时候是个驰名的神童,能诗善文,位列江左十贤(谢玄、王献之、桓伊、顾恺之、王徽之、谢道韫、戴逵、袁山松、羊昙、张玄之)之末。
“拜见多数督!”
崔逞没有言语,他固然家世不错,但是现在已经中落,比豪门还要贫寒。但是张玄之却不不异,吴郡张氏具有良田数万倾,门下门客荫户不下十万人。此时虽是白身,却贵比贵爵。崔逞想起自家孑然一身,吃了上顿,没下顿,另有身上的破衣烂衫,不由心中一阵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