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页/共3页]
几人春闱得中,恰是东风对劲之时,被人劈面唾骂,如何能善罢甘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四人见他须发斑白,不敢全受。后掌柜唤出长孙,与四人作揖,杨瓒等方才坐下,领了全礼。
即便大明的文臣向有此民风,不以朝堂武斗为忤,四人毕竟还没仕进,连进士都还不是,实在没有做个斗士的本钱。
见他迟迟不肯走,似有话要说,杨瓒心下微动,模糊发觉其意,却不急着开口。李淳几番摸索,王、程两人一向在暗中察看,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同进士,如夫人。
万事开首难,开好了头,纵有百般停滞,也终可顺利。
“本日文曲星高照,小店也是蓬荜生辉,与有荣焉!”
掌柜一边笑,一边引四人入坐。
“汝”之一字,于唐宋时可有骂人的含义。
与其将来烦恼,不现在时防备。
考虑间,李、王、程三人已向他走来。
职场经历摆在面前,容不得杨瓒忽视。
说到兴处,王忠更道,家中有一亲妹,幼年芳华,蕙质兰心,堪为良配。
三人均在榜上,都被取为今科贡士。然只要王忠面带忧色,李、程二人皆是喜中带忧,神采有几分庞大。
杨瓒发笑,这还是个-妹-控?
四人兴趣大起,均不需书童服侍,令店家另上饭菜,由他们去用。
闻听堆栈里出了四位贡士老爷,掌柜当即坐不住了。令伴计叮咛厨下,鱼肉菜蔬均要备妥,更打来好酒,只等杨瓒四人返来。
可惜,事已至此,悔怨不成取。
“蕙质兰心或许不假,幼年更是不假。”程文点着王忠,道,“你且问他,芳龄多少?”
几人均未抬高声音,李淳等当即止住笑容,循名誉去,旋即嗤笑。
主仆二人立在路旁,并未引来别人谛视。
能在堆栈上房安设两月,三人俱和杨瓒一样,不差钱。
斗文不错,负气亦可,打斗的名声传出去,实在不好听。
所谓读书人杀人不见血,骂人不带脏字,盖莫如是。
反倒是行过的举子,或谈笑自如,或欣喜若狂,或苦闷慨叹,或欣然若失,引得杨瓒几次转眸,表上不显,心中已有了考虑。
程文瞥一眼王忠,道:“尚在襁褓当中!”
杨瓒摇点头,晓得过犹不及,不再多言。少顷,果见书童脸上-红-潮-减退,垂垂规复常日模样。
李淳知其昨日酣醉,不好再劝,转道:“既如此,贤弟无妨先与店家题诗一首,容我等一观。”
“程兄何出此言?”
看来,之前在堆栈的表示还是有些特别。
“王炳?”
书童还是不出声,神采更红。
程文则道:“休要信他。骗了我不算,还要骗杨贤弟?”
话至此,掌柜得意接下银角。
有穷死的秀才,可没有困死的举人。
此中,王忠家中更有良田千顷,茶园两座。本家有搬家宁波府的海商,与本宗从未断了联络。得族内看好,王贡士向来不愁糜费,称得上“土豪”二字。
盖因王忠列在百名以内,二甲有望。李淳、程文同在百名以后,程文更在二百名以后,殿试九成会列入三甲,与希冀差异太大,怎不令二民气苦。
举人授官,多是外放,府州罕见,县衙二尹、学官乃为常例。有撞大运或确有实干才气者,偶尔会得县令官印,然多是偏僻地带,比方西南诸地,或极北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