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3页/共3页]
“小子确是本籍宣府,世居涿鹿。”
申时中,各部官员连续就席,厥后是三位相公。
见杨瓒没有举杯,朱厚照并未活力,只感觉奇特。
为表慎重,世人施礼以后,朱厚照向三位相公行礼,朗声道:“孤奉父皇命陪宴,无需多礼拘束。”
一场歌舞罢,朱厚照举杯,遵循弘治帝的交代,先敬三位阁臣,再敬与宴进士。
“这年复一年,状元榜眼探花换了一茬又一茬。皇太子陪宴,我打眼数着,这倒是头一遭。”
照席位安排,杨瓒的位置偏右,刚好对上皇太子侧脸。
申时正,插手恩荣宴的进士已连续到达,由小黄门和礼部书吏指导,无人敢大声鼓噪。
李阁老举起酒盏,遥敬刘阁老,清楚在说:先动手为强,希贤兄该当自勉。
未时正,内廷中官已开端繁忙。
申时末,皇太子朱厚照由寺人仪卫簇拥,自内行来。
杨瓒心生疑问,李东阳却没有为他解惑之意,转而举杯,道:“杨探花可同饮?”
“实是因臣族中之事,不成喝酒。”
中年寺人抬出箱笼,小黄门和长随束铃安设方桌矮凳,火烛器皿。看似慌乱,实则乱中有序,至未时末,桌椅屏风多已安设安妥。
“如果弄混了,司礼监提督掌印可没有咱家好说话。”
或许是冥冥当中自有定命。杨瓒得弘治帝看好,也相称得朱厚照的眼缘。不但不感觉杨小探花如传言中呆板,反倒有几分可亲。
不问罪?也不追根究底?
“杨探花?”
“赐给一甲进士的酒注需另取,酒盏用银。”
待杨瓒落座,邻近的李东阳俄然问道:“若老夫没有记错,杨探花本籍但是宣府?”
从表面上看,现在的皇太子,将来的正德帝还是个翠绿少年。十四五的年纪,身量中等,眉眼俊朗,脸上竟另有些婴儿肥。
锦衣卫查不到内廷,东厂的探子倒是早有线索,只可惜没能抓住实据。
“哪一席?”
“哦?”朱厚照更加猎奇,“但是酒量不佳?”
“你也别想太多。”萧敬还是笑道,“天子令太子陪宴,定是要培养太子。前儿宁瑾不是递话,陛下非常看重今科探花?”
好你个李宾之,比马文升那厮还要厚脸皮!
朱厚照摆摆手,道:“杨探花是脾气中人,孤非常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