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入官阶昌平为令升公堂百姓呼冤[第2页/共3页]
及至中宗即位,又加封梁国公的爵位。此皆平生的事节,由唐朝以来,无不大家爱护,说他是个忠臣。殊不知这时多事,皆载在历代史乘上,所今先人易于晓得。另有未载在国史,而传流在别史上的那些事,说出来更令人爱护,不但是个忠臣,并且是个循吏,并且是个聪明邃密、仁义长厚的君子。以是武后自僭位以来,举凡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下至官方奇特案件,皆由狄公剖断明白。
廉洁公道者,千古大冤伸。
第一回入官阶昌平为令升公堂百姓呼冤
话说这部书,出自唐朝中宗年间,当时武后临朝,四方多事。当朝有一名大臣,姓狄名仁杰,号德英,山西太原县人。
部下有四个亲随,一个姓乔叫乔太,一个姓马叫马荣,这两人乃是绿林的豪客。这日他进京公干,遇了他两人要劫他的衣囊行李,仁杰见马荣、乔太,皆是豪杰气度,并且技艺高超,心下想道:“我何不收伏他们,将来代皇家着力,做了一番奇迹,他两人也可互助为理,方不藏匿了这身本领。”当时不但不去遁藏,反而挺身出来,号召他两人站下,历劝了一番。哪知马荣同乔太,非常感激,说:“我等为此盗贼,皆因天下纷繁,乱臣当道,徒有这身本领,无法不遇识者,以是落草为寇,出此下策。既是尊公如此厚义,甘心随鞭执镫,报效尊公。”当时仁杰就将两人,收为亲随。其他一人姓洪,叫宏亮,便是并州人氏,自幼在狄家使唤。其人虽没有那用武的本领,倒是一个胆小心细的人,不管何事,皆肯前去,到了办事的时候,又能见机推断,不至莽撞。此人随他最久。又有一人,姓陶叫陶干,也是江湖上的朋友,厥后改邪归正,当了公门的差役。奈因仇家太多,经常有人来抨击,以是他投在狄公麾下,与马荣等人,结为至友。从昌平到任以后,这四人皆代他私行暗访,结了很多疑问案件。
宽猛相平思吕杜,严苛尚是恶申韩。
自来奸盗邪淫,无所逃其国法,是非冤抑,必待白于官家,故宫清则民安,民安则俗美。举凡游手好闲之辈,造言肇事之人,一扫而空之。不管布衣之乐事生业,即间有不肖之徒显干法纪,而见其科罚难容,罪过难恕,耳闻目睹,皆赏善罚恶之言,宜无不革面洗心,改除积习。以是欲民更化,必待宰官清正,未有官不清正,而能化民者也。然官之清,不但在不伤财不害民罢了,要能上保国度,为人所不能为、不敢为之事;下治百姓,雪人所不能雪、不易雪之冤。不管官方细故,即宫闱细事,亦埋头打量,有夺目之气,有果断之才,而后官声好,官位正,一清而无不清也。故一代之立国,必有一代之刑官,尧舜之时有皋陶,汉高之时有萧何,其申不害、韩非子,则固历代刑名家所祖宗者也。若不察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