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进都路上有点缘[第2页/共3页]
这一日贾雨村得了动静,晓得女门生要去都中外祖家借住,本身这西宾只怕做到头了,想要再谋如许轻省的差事儿非常不易;又不晓得何时能官复原职,内心郁郁难安。
刘子华笑道:“小童玩闹,却也看不出甚么来。只要他今后长进好学,又有甚么毛病。”
旬月后到了都中。
“小女如何敢当。”林如海连连摆手,沉吟道:“长安贤弟,你替我给殿下带句话,就说殿下拳拳之心,如海深为感激。只是……”他攒着眉头想了一回儿,“只是小女年幼位微,客居父故乡中,凡事当以仆人家为先。”
林如海心中荡漾,面色潮红,一时难以言表。
雨村见这新朋友三十余岁,面相驯良,衣裳虽是半旧,却用的上好锦缎料子。他便不好轻视,笑问道:“这位哥哥不知如何称呼?”
赵长安拜过,跟在前面那男人也拜下去,“主子刘子华,是永安侯府两淮庄子上的二管家。大人叫我一声刘管事儿的就成。”
雨村领其意,道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
如海便令王嬷嬷送女儿黛玉去安寝,忙将永安侯府来人请去书房。
刘子华便向雨村道:“我听子兴提及过你当日被参革一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也是无可何如之事。”
贾雨村顿时大起知音之感。
就算这刘子华只是姑苏庄子上的一个二管家,也比他们在官差面前说的上话。冷子兴是做古玩买卖的,他要与这刘子华结伴上路,不恰是为了这便利么?
黛玉一行人弃舟登岸。
子兴代为引见道:“这是永安侯府刘家庄子上的二管家,名唤刘子华。因往侯府送年货,子华兄亲身督办,正与小弟我入都顺道;我便求他个便利,一起上结伴。”
林如海忙扶起来,他已见过拜帖,晓得这是永安侯府三房所出的公子,虽是庶出,却也考取了功名,不是等闲之辈。
冷子兴便道:“现在内里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他家现在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便将贾府两门,四代人丁一一数来,又提及那衔玉而生的“宝玉”抓周抓了胭脂水粉一事。
谁料女门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远因女门生哀思过伤,本自胆小多病的,冒犯旧症,遂连日未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漫步。
林如海一惊,都中距此万里之遥,他与永安侯府也从没甚么干系,这天黑时分忙忙差了人来——但是有甚么祸事?
这冷子兴乃是都中做古玩行贸易的,昔日与贾雨村在都了解。就如贾雨村是贾府荣国公本家普通,这冷子兴也是刑部冷大人的本家——就是那位帮手五皇子永澹查办了大皇子永清伴读李福臣,使得两淮巡盐御史换了人来做的冷大人。
雨村忙笑着拱手,说道:“失敬失敬,子华兄本来是永安侯府的。”
刘子华持续笑道:“我前几日见了当日同僚一案,与雨村你一同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探听得都中奏准起复古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竟找到我这里来。”
那刘子华倒是眼睛一转,倾身上前问道:“那林大人岳家乃是荣国公府上,钟鸣鼎食之家,笔墨诗书之族——子兴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