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进都路上有点缘[第1页/共3页]
冷子兴只是叹道:“若如子华兄所言,贾府也是大幸了。”
却见岸边摆布分开,一边是荣国府打发了青布肩舆并拉行李的车辆来,另一边倒是一列马车队——轩昂的两匹红色骏马拉着宝顶华轿在最前面,前面跟了一溜拉行李下人的八人马车。拉车的马都是安康极了的好马,赶车的人都是精干可靠的青年,一看便知不是出自平凡人家。
月朔这夜,别离期近,林如海与黛玉父女两个,正在一处说些离别的话。
旬月后到了都中。
冷子兴便道:“现在内里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他家现在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便将贾府两门,四代人丁一一数来,又提及那衔玉而生的“宝玉”抓周抓了胭脂水粉一事。
次日,贾雨村便面谋之如海。
林如海心中荡漾,面色潮红,一时难以言表。
贾雨村顿时大起知音之感。
赵长安拜过,跟在前面那男人也拜下去,“主子刘子华,是永安侯府两淮庄子上的二管家。大人叫我一声刘管事儿的就成。”
现在迎着林如海惶惑又动容的目光,赵长安倒是下拜道:“仓猝而来,冒昧打搅,门生不慎惶恐,还望大人宽宥。”
林如海乃说道:“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服从,心中非常对劲。如海遂办理礼品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
“小女如何敢当。”林如海连连摆手,沉吟道:“长安贤弟,你替我给殿下带句话,就说殿下拳拳之心,如海深为感激。只是……”他攒着眉头想了一回儿,“只是小女年幼位微,客居父故乡中,凡事当以仆人家为先。”
林如海便问道:“我是个不浅显物的人,与府上少有来往,不知二位此来……”
忽闻下人报说永安侯府来人了。
黛玉一行人弃舟登岸。
这日,贾雨村偶至郭外,在智通寺巧遇旧友冷子兴。
雨村内心“嗳哟”一声,那永安侯府是宫里淑妃娘娘的母家、十七皇子的娘家,真正炙手可热的权贵之家。
赵长安入坐,刘子华只恭手站在一旁。
如海便令王嬷嬷送女儿黛玉去安寝,忙将永安侯府来人请去书房。
就算这刘子华只是姑苏庄子上的一个二管家,也比他们在官差面前说的上话。冷子兴是做古玩买卖的,他要与这刘子华结伴上路,不恰是为了这便利么?
刘子华持续笑道:“我前几日见了当日同僚一案,与雨村你一同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探听得都中奏准起复古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竟找到我这里来。”
冷子兴听得此言,便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
他便又与冷子兴相约在酒坊,这一回冷子兴却带了一名新朋友来。
林如海忙扶他起来,笑叹道:“殿下这份情意,真是令我感愧。长安你快快起来……小女此去都中,一起上还要靠你多多照拂。”
两人他乡重遇,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符合。
他接了批件在前日,昨日便令刘子华去探口风,统统筹办伏贴,这才登门拜访。
赵长安笑着持续道:“原想着年货备好后,再带着自家庄子上的出产来拜见大人。谁知日前庄子里的管家传闻都中来人,要接府上蜜斯往外祖母家去。门生便修誊写于殿下,殿下六百里急件批回——命门生沿路护送蜜斯去往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