欉嫛修炼秘法(一)犬緅輟螭[第6页/共9页]
至大至刚亦至柔,小难容发漫球宙。大同天下天赋道,物阜民康一事无。
都说道高龙虎伏,难品德重鬼神钦。灵台清净便为佛,虽未修持也会成。
第四章
一部〈〈品德经〉〉,不但品德并提,并且德篇(44篇)多于道(37篇),充分辩明修德比修道更首要。他夸大地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孔子只说的更绝:“如果没有至高的德、至高的道是不会固结的。”进而又说:“有道无德的人,是道中的盗贼”
德的范围非常博识,单凭一篇论文是讲不完的。他牵及到每小我的细行,本平常糊口中点点滴滴的小题目。以是孔子在讲授时,不但因人施教,并从洒扫应对进退等小事小体例小礼节教起,说到洒水扫地……也要教,或许有人以为开打趣。实在做到做好并不轻易,这也牵及到节约节俭题目,公德卫生题目,不是有这么一些人,洗面只洗鼻头梁,扫地只扫地中心吗?有些人对满地渣滓视而不见,乃至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吗?古时候的朱熹先生还说:“拂晓即起,洒扫庭迟,要表里洁净。关锁流派,必亲身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都是教人从平常糊口做起的典范。不见现在有些青年,早晨玩到大半夜,早上睡到八九点,大众卫生不讲,借别人东西毫不珍惜,乃至不还。有些门生走到教员房间里,册本乱翻,抽斗乱开,弄得乱七八糟,庇股一拍就走等等!等等!真是一言难尽。不提示一下,不补上这一课能行吗?孔子以是称得上大贤人,或许就是因他从“极泛博而尽精微,粗细兼顾,面面俱到的原因吧!很多事,看起来极微细、极平常。可柔枝从小扳,长大扳不直。而一小我以厥后以是行动卑劣、品德废弛,就是从平常的这些点点滴滴中堆集起来的。
能行此十善之心,待人处世自修,无不得心应手。修道修德朋友,不成不知。十下之四者,儒家之四勿。佛家之四相,道家之四象也。四勿维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四相维何:“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象维何:“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边朱雀,北方玄武。”简称“木金水火”。试想一小我果能十善俱全,又能常持四勿,无去四相,使四象归中,五行合一,凝成本来一点,成为一心,即天赋真一之心也。亦即赋性之原神也。非即人上之人,身外之身乎?具此厚德之基者,成道必矣。
决恒心:不管修道与积善,决计和恒心是决不成少的。功和德都须经长时候的堆集,不成能一蹴而就。十暴九寒,忽勤忽怠,工夫必然练不好,以是如没有决计恒心的人,是必然不会有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