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铜雀台廿三[第1页/共3页]
《黎阳作》三首([朝发邺城]篇)命意竟然得体,苦雨之叹已具。([殷殷其雷]篇)[遵彼]四句,喜其雅切。[辚辚]六句,备极活泼。([千骑随流行]篇)魏诗常调。起六句语法,自非晋人可及。
《孟津》平调亦有声节,铿锵可听。
《上留田行》此与《日重光》同一体。中间三字,文势却不成驻,须极流走,使紧接乃佳。此篇语亦古质不羣。
何焯
《杂诗》二诗以天然为宗,言外有无穷悲感。
《燕歌行》二首([秋风萧瑟气候凉]篇)此七言一字一韵体,又与《柏梁》分歧。《柏梁》一句一意,此连绪相承。先人作七古,句句用韵,须仿此法。盖句句用韵者,其情掩贬抑徊,中肠催切,故不及为激昂旷达之调,卽篇中所谓[短歌微吟不能长]也。故此体之语,须柔脆盘桓,声欲止而情自流,绪相寻而言若绝。先人仿此体多不能佳,常常以粗直语杂於其间,失靡靡之态也。([别日何易会日难]篇)次篇便不及首篇之婉约,然犹不失风味。
王尧衢
《十五》,汗漫萧蓼,结句有致。
《月重轮行》名言古调。
《善哉行於讲堂作》,强学孟德做语苦心,亦一定天然,亦未安。调未能健,差得不弱。
沈德潜
《至广陵於顿时作》《魏志》:[黄初六年,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守兵十余万,旗号数百里,因於顿时作诗。]本难飞渡,却云[一苇可航],此勉强之词也。然命意使事,竟然独胜。
《燕歌行》[秋风]之变,七言之祖。魏世已作《燕歌行》,十六国之机兆动矣。极於梁元帝,而文武之道尽於江陵之败。
《孀妇》潘岳《孀妇赋序》曰:[阮瑀既没,魏文悼之,并命知旧,作孀妇之赋。]指是篇也。
《善哉行》魏文因征行劳苦而作。言采薇欲以疗饥,而为溪谷之风霜所苦。见彼猿鸟成羣,物各自适,而我独栖迟异地,故里望断,徒增悲耳。言山则有崖矣,木则有枝矣,凡物皆有定向,而独忧之无定,人所难知。既又转□□曰:[夫人生六合之间,寄也,何必多忧];[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国风》之以是伤也,我宁忍任光阴之如驰而自苦哉!以行舟之似客游,亦取《柏舟》余意。策马被裘,驰驱自适,即诗中[以遨以游]之意也。夫人生忘忧自适,又奚必裘马翩翩,始称佳境!亦魏文之统统事乎尔。(《古唐诗合解》卷三)
《陌上桑》极仿孟德,荒荒苍苍,其情悲苦。[稍稍]句佳,足知参军之久。
《铜雀园》,[淫鱼]二句,活泼。[东]、[西]、[南]三字已变宕出之,又伏一[北]字於淫鱼飞鸟之下,何其故作态度若此。虽非一篇中所重,未为佳处,然恰是成心为之。藏排比字面於中,而令人不觉,令识者览之,作一笑也。於何知之?於其用[南]字知之。
《艳歌何尝行》无乃亦怀皇皇畏人之意,未受禅之前所作耶?通篇企图在少小以下一段,翻纵笔为欢愉,令极畅,此亦章法归正之妙。小弟独无官爵,以是独无忧。使常手作此,首句下便接长兄如此矣。反先提饮醇酒,炙肥牛,作此无端语,趣绝。男儿一解,结上度下,力*密,语又极悲惨。
《於谯作》此所谓建安体,华腴当中,妙能健旺。[罗缨]二句,便觉班坐林立,非一二人,活泼有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