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魏食货志 > 第72章 铜雀台十四

第72章 铜雀台十四[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艳歌何尝行》其六字为句,生繁华之家,袭父兄之宠,飘荡樗蒲,途穷日暮,乃至中道乖离,室家相弃。墨客敍其妻悲怨之情焉。上篇(「飞来白鹄」篇)政荒民散,室家不能相保,处佳耦之常而不成常者。此篇少壮不自努,穷老弃妻。处佳耦之变而不成常者。所觉得「何尝行」也。

《芙蓉池作》建安正格,先人非不追做,然正不易似。试细玩味之,[双渠]四句,写景何其活泼。[飞鸟]句,健。[丹霞]二句,光芒鲜丽。结四句,俛仰有情。盖佳处本在词语以外,非渠木枝条云目诸字有异也。以辞求之,末矣。

《煌煌京洛行》乾按:汉自董卓驱徒余民数百万口於长安,悉烧洛阳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鸡犬,煌煌京洛行化为土灰,卓之罪可胜诛哉!固然,卓非能为祸也。由汉政不网,功臣不保其终,贤人远避其难,其将相不中不智,变成祸败。《易》曰:「六合闭,贤人隐。」故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郭嘉归魏而魏兴,管宁去汉而汉亡。迹其荣枯,关乎人才去就如此。孟子曰:「不信赖贤,则国空虚。」此则墨客咏京洛之徵意也。《魏风.园桃》另有实之可食,京洛园桃,并无子而空长,忧心歌谣,亦魏文饰篡汉,托为《黍离》之功课。(以上同上卷八)

《折杨柳行》《西山篇》之为《折杨柳》也,言「黯然*者,唯别罢了矣」,殊非得神仙灵药,轻举浮云,倏忽万亿,能够免分袂之苦。顾此必无之事,回想旧事,愦愦万端,神仙之说,俱属迂怪,则唯有观我圣道,顺命而行。如周公之东征,显父之出祖,皆圣道也。约其私交,止乎理义,皆圣道也。不必如神仙之超然境外矣。

《秋胡行》(「朝与才子期」篇)若,海若也,神之故曰「灵若」。「明珠」喻道。此魏文思贤之诗也。(「平常绿池」篇)「有美」四句,亦见《善哉行》。《秋胡》古辞已亡,凡述事题,得古辞一篇,先人更可不作,如传玄二首已属赘矣。故前人於此题多假借之词,本其沉迷欲海,则为求仙之说,所谓真人,何有於路旁美妇,「晨上散关山」是也。本其偷欢瞬息,则为神仙悠长功名不朽之说,鼎盛不再,进趣放逸,俄然腐朽,「愿登西欧岳」是也。本其佳耦俩不了解,则为人不易知之说。尹躬暨烫,咸有一德,而此佳耦贰心,「尧任舜禹」是夜。若「朝与才子期」与「平常绿池」二首,一则海阪莫致,一则在庭可遗,皆非路旁乱掷。而折兰结桂,采实佩英,则又见投金之可鄙,皆反《秋胡》之意而为之说也。魏晋而后,不发此箧,而《刘生》、《王明君》、《铜雀妓》、《班婕妤》诸词,纷繁作焉。辞繁不杀,义蕴绝矣。(同上卷七)

《於谯作》此所谓建安体,华腴当中,妙能健旺。[罗缨]二句,便觉班坐林立,非一二人,活泼有态。

《长歌行》严沧浪以「岧岧山上亭」其义分歧,别为二首。乾按:……魏文「西山一何高」篇,亦当以「彭祖称七百」为《折杨柳》本辞,慨叹愚夫妄传而作。而以「西山一何高」为艳。必欲合而解之,则有不成通者。

《至广陵於顿时作》本不能飞渡耳,却作此论,命意据胜。后段使事,借古形己,皆成心义,故但觉雅切,曾无滞累。如此使事,虽多何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