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魏食货志 > 第71章 铜雀台十三

第71章 铜雀台十三[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短歌行》思亲之作,哀情盘桓。用鸣鹿飞鸟比体甚切。一意承接,异於孟德者矣。

《孟津》平调亦有声节,铿锵可听。

《铜雀园》,[淫鱼]二句,活泼。[东]、[西]、[南]三字已变宕出之,又伏一[北]字於淫鱼飞鸟之下,何其故作态度若此。虽非一篇中所重,未为佳处,然恰是成心为之。藏排比字面於中,而令人不觉,令识者览之,作一笑也。於何知之?於其用[南]字知之。

《善哉行於讲堂作》,强学孟德做语苦心,亦一定天然,亦未安。调未能健,差得不弱。

《芙蓉池作》建安正格,先人非不追做,然正不易似。试细玩味之,[双渠]四句,写景何其活泼。[飞鸟]句,健。[丹霞]二句,光芒鲜丽。结四句,俛仰有情。盖佳处本在词语以外,非渠木枝条云目诸字有异也。以辞求之,末矣。

朱乾

《黎阳作》三首([朝发邺城]篇)命意竟然得体,苦雨之叹已具。([殷殷其雷]篇)[遵彼]四句,喜其雅切。[辚辚]六句,备极活泼。([千骑随流行]篇)魏诗常调。起六句语法,自非晋人可及。

《清河作》辞旨宛转相抱,亦以天然独胜。

《燕歌行》二首([秋风萧瑟气候凉]篇)此七言一字一韵体,又与《柏梁》分歧。《柏梁》一句一意,此连绪相承。先人作七古,句句用韵,须仿此法。盖句句用韵者,其情掩贬抑徊,中肠催切,故不及为激昂旷达之调,卽篇中所谓[短歌微吟不能长]也。故此体之语,须柔脆盘桓,声欲止而情自流,绪相寻而言若绝。先人仿此体多不能佳,常常以粗直语杂於其间,失靡靡之态也。([别日何易会日难]篇)次篇便不及首篇之婉约,然犹不失风味。

《陌上桑》极仿孟德,荒荒苍苍,其情悲苦。[稍稍]句佳,足知参军之久。

《十五》此魏文参军,卽其行役门路所经见而兴慨也。古辞有《十五参军征》诗,疑卽此《十五》,而魏文拟之也。……《水经注》:「魏文帝猎於大石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於是山。山在洛阳南。」乾按:溪谷统统楩楠芝草,以比国度富庶。雉雊鸡鸣虎啸,以比谗党比周。操后妻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植性机灵,多艺能,才藻敏赡,操爱之。丁仪、丁廙、杨修数称植才,劝操立觉得嗣。此诗所指雉雊鸡鸣,则仪、廙之属;虎啸风起,则植也。(同上卷五)

《秋胡行》二首(“尧任舜禹”篇)言志稍类孟德,而语便近。(“平常绿池”篇)“有美一人”岂卞太后所见侍御者耶?所怀如此,体安得高。然故委宛有风致。

《临高台》此诗前后分两解,前约汉铙歌《临高台》,后约瑟调《艳歌何尝行》。疑时被命远征,故以黄鹄为比,前祝君,后自叹也。微意在「行动臣当尽忠」六字内,言臣固当尽忠,君亦当体恤臣也。此诗玩其词旨音节,当属瑟调《临高台行》。

《善哉行》二首(“上山采薇”篇)章法条递,风情婀娜,殊觉其佳。孟德诗乃令人不知为佳,此体以是高。子桓兄弟诗非不甚佳,然固已逊乃父一格矣。此首客行之感,言之酸楚。发端四句,情在景室当中。“忧来无方”,言忧始深。意中有一事可忧,便能举以示人,忧有域也。惟不能示人之忧,戚戚自知,究乃并己亦不自知其何故,耳触目接,不过伤感,是之谓“无方”。非“无方”二字不能写之。“高山”二句,兴语,高古。末解恰是忧深。“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此同意。驰驱定不能忘忧,然忧终不成忘,反不如临时奔走耳。(“有美一人”篇)即《秋胡行》次首之旨而申畅之。“离鸟”六句,言愁深至。诗以是贵比兴者,质言之不敷,比兴言之则委宛详确。“延颈鼓翼”,写展转反侧之状至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