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铜雀台十一[第3页/共3页]
《清河见挽船士与弃别作》无穷其无穷,故动听不已;有度其有度,故含怨何终。乃知杜陵《三别》,(亻柴)厓灰颓,不敷问津《风》、《雅》。(以上同上卷四)
《燕歌行》(“秋风萧瑟气候凉”篇)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从“明月皎皎”入第七解,一径酣适,殆天授非人力。(“别时何易会时难”篇)所思为何者,终篇求之不得。可性可情,乃《三百篇》之妙用,盖唯抒怀在己,弗待於物,发思则虽在淫丵情亦如正志,物自分而己自合也。呜呼!哭死而哀,非为生者,圣化之通于凡心,不在斯乎!二首为七言初祖,条达和谐,已自尔尔。始知蹇促拘韁,如宋人七言,定为魔业。
《大风》《垓下》,肇自汉音;至武帝《秋风》、《柏梁》,其体大具。曹子桓《燕歌行》、陈琳、孔璋《饮马长城窟行》,皆唐作者之所本也。六朝唯鲍明远最为遒宕,七言法备矣。(《带经堂诗话》卷四《总集门篹辑类》)
【论歌行与叶祖德】魏文帝作《燕歌行》,以七字断句,七言歌行之滥觞也。
《善哉行》(“上山采薇”篇)子桓《论文》云:“气之清浊有体,不成力疆而致。”其独至之清从可知已。藉以此篇所命之意,假手植、粲,穷酸极苦,磔毛竖角之色,一引气而早已不由。轻风远韵,映带民气於哀乐,非子桓其孰得哉。但此已空千古,陶、韦能清其所清,而不能轻其所浊,未可许以嗣声。(“有美一人”篇)排比句一入其腕,俱成飞动,犹夫骀宕句入俗笔,尽成滞累,於是乃知天禀。“嗟尔古人,何故忘忧。”古来有之,嗟我何言。如此胸中,乃许言情。(“朝日乐相乐”篇)悲愉酬酢,具用其始情,一入熳烂,即屏去之。引气如此,哪得不清。(“朝逰高台观”篇)用赋广托,不知者或谓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