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第87章 王献之

第87章 王献之[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地黄汤帖》:别名《新妇帖》,原藏于宋内府当中,宋高宗赵构曾对其停止题签,此帖由行楷起笔,笔势逐步外展。

暮年经历:王献之出身琅琊郡世族王氏,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随父学习书法,七八岁时,其父王羲之在其学习时想悄悄拔掉他的笔,但王献之指力很大,王羲之没法拔出,王羲之感慨此子今后必会名扬天下。王羲之还曾让他临摹《乐毅论》。王献之少时才识过人,在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同拜见父亲的老友吏部尚书谢安时,王献之少言寡语,与能言善谈的兄长们构成对比,获得谢安的奖饰。

代表作品:

北宋时藏于内府,帖上有宋徽宗时刘贵妃所用“奉华堂印”和“德寿”二印,另有徽宗年号“宣和”印;南宋亦为内府所藏,帖后有宋高宗跋语,并有“绍兴”“御书之宝”等印章。

王献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备受推许,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又与张芝、钟繇并称为“中国书法四贤”。他的书法对后代影响深远,其创建的“破体”情势不受行、隶、楷等书体的束缚,为后代书法的生长供应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方面,其书法情势在文人中流行近一个世纪;另一方面,他对行草的窜改也为厥后狂草情势的呈现奠定了根本。

《中秋帖》:是王献之的草书代表作,原文共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删减,现存版本共三行,二十二字。此帖曾被支出清乾隆内府,并被刻入《三希堂法帖》当中,被乾隆天子盛赞“神韵超然,泰初绝今,资质超群,矗立独秀”,被称为“一笔书之祖”。

《送梨帖》:全帖二行共十一个字,“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第二字“送”字现已缺失)。此帖气势恢弘澎湃,流泻不止,苏轼对此帖盛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