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3页/共5页]
有人把韩非书传到秦国,秦王见《孤愤》《五蠹》说:“唉,我能与此人来往,死而无憾。李斯说这是韩非所着,秦王攻韩,韩王派韩非使秦,秦王喜好他,却未及重用。李斯、姚贾顾忌韩非之才,便在秦王面前诽谤他说:“韩非,乃是韩国的公子。现在大王欲兼并诸侯,韩非毕竟是为韩国着想而不会为秦国经心,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若不任用他,悠长地留他在秦国而后再放他归去,这是自留祸害啊,不如找个错误遵循律法诛杀他。”秦王以为他们说得有理,因而命令司法官吏给韩非科罪。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他杀。韩非想要亲身向秦王陈述冤情,却没法见到秦王。秦王厥后悔过,派人去赦免韩非,但是韩非已经死了。
老子建立教养,倡导清净有为。孔子的儒家学说遭到尊崇,而老子的行迹却藏匿在西边偏僻之地。庄子清闲安闲,申不害的学说细碎平常。申韩讲究刑名之术,韩非对游说的艰巨有着深切认知。可悲韩非周到防备游说的风险,终究还是死在李斯之手啊。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申不害是京人,曾是郑国贱臣,以学术求韩昭侯任用为相。他对内修明政教,对外应对诸侯,十五年间,韩国政治安宁,兵力强大,无人敢侵。申子之学源于黄老,主刑名之学,着有《申子》二篇。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难也;又非吾辩之难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能够吾说当之。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申不害、韩非都着有册本,传播到后代,学习他们学说的人有很多。我唯独为韩非写了《说难》却不能使本身摆脱灾害而感到哀思啊。
但是韩非深知游说之难,《说难》阐述详确,他终究却死于秦国,未能免祸。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神通之学,而其归本於黄老。非为人丁吃,不能道说,而善着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发得不如非。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觉得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令媛,厚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当中自快,有为有国者所羁,毕生不仕,以快吾志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分歧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有为自化,平静自正。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着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消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誉。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消,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觉得然,下吏治非。李斯令人遗非药,使他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後悔之,令人赦之,非已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