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第138章 竹林七贤

第138章 竹林七贤[第3页/共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暮年劝进: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蒲月,司马昭被晋封位晋公,位相国,加九锡。阮籍在政治压力下写下《为郑冲劝晋王笺》。同年夏季,阮籍归天,长年五十四岁。

暮年聪明:王戎自幼便表示出聪明沉着的特质。六七岁时,他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栅栏里吼声震天,世人都吓得避走,只要王戎一小我站在那边不动,神采平静,连魏明帝在阁楼上看到了都非常诧异。他还曾和一群孩童在路旁玩耍,看到李子树上有很多果实,其别人都争着去摘,只要王戎不去,他说:“李树在路边并且果实那么多,必然是苦李”,世人摘了后发明公然是苦的。

2. 思惟特性:

1. 平生经历:

摄生思惟:向秀以为人的寿命是命定而有限的,因为每小我天赋天赋的气分歧,决定了人的寿命也分歧。他主张顺欲,以为人的情欲是与生俱来的,应当充分享用感官欢愉。同时,他也夸大用智顺欲,以为人受形于造化,是六合间生物中最有灵性者,应运用心机和聪明满足本身的欲望。别的,向秀还提出以礼节情,以为心智对欲望的寻求要有限度,对于天然性的欲望要节之以礼,对于社会学性的欲望要求之以道义。

婚姻与官职:嵇康二十五六岁时,娶曹魏宗室女为妻,后被授官为中散大夫。不过,他并不热中于宦途。

诗歌方面:以五言诗驰名于世,代表作有《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作气势浑厚,多用比兴伎俩,表达了他在乱世中的忧思、孤傲和对人生的思虑,具有激烈的抒怀色采。有些诗反应了他在险恶政治环境中间里的孤傲孤单、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示了他惊骇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惟;有些诗借古讽今,依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另有些诗讽刺了矫揉造作的虚假的礼法之士。

音乐:着有音乐实际着作《琴赋》《声无哀乐论》。在《声无哀乐论》中,他以为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六合是音乐的最高境地,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是人的感情而非音乐的豪情。他还作有《风入松》等琴曲,其《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当代驰名琴曲。

宦路过历:王戎初袭父爵,后被大将军司马昭辟为掾属。他曾为荆州刺史、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参与西晋灭吴之战,战后以功封安丰县侯,人称“王安丰”。而后历任侍中、光禄勋、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位列三公。不过,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策动政变,王戎被连累免官,后被起用为尚书令,再拜为司徒。永安元年(304年)七月跟从晋惠帝司马衷北伐,兵败后随帝回到洛阳。同年十一月,晋惠帝被挟持迁往长安后,王戎逃奔郏县。永兴二年(305年),王戎归天,时年七十二,谥号为“元”。

1. 平生经历:

精通乐律:他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深切的了解,在当时被以为是“神解”。他长于辩白噪音的正误,在音乐实际方面有本身的观点,其观点集合表示在现存的《律议》中。

阮咸的作品见于野史着录者独一两种,一是《难答论》,二是《阮咸集》。见于其他文献着录者,独一《易义》一种。但厥后《阮咸集》散逸,集合详细的作品已不得而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