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第125章 唐宋八大家上

第125章 唐宋八大家上[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宦途盘曲:贞元八年(792 年)进士落第,但在宦途上多次遭受波折。曾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反应百姓痛苦,要求朝廷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县令;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几乎被正法,被贬为潮州刺史。

宦途生涯:初任承平州司法参军,后被召编校史官册本,历任多地知州。元丰三年(1080 年),曾巩赴沧州路子京都,遭到神宗召见和赏识,判三班院,后迁史馆修撰,典修五朝国史,管勾编修院,擢中书舍人。元丰六年(1083 年),曾巩病卒于江宁府,葬于南丰泉源崇觉寺右,南宋理宗追谥为“订婚”。

词作:题材气势多样,具有民歌风味,扩大了词的抒怀服从,窜改了词的审美兴趣。

散文气势:曾巩是北宋诗文改革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主张“文以明道”,文风高古、平允、冲和,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本色朴,温厚高雅,章法松散,善于说理,被后代古文家奉为学习的典范。

荆公新学:王安石用心研讨经学,着书立说,创建了“荆公新学”。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天生,丰富和生长了中国当代朴实唯物主义思惟;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当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荆公新学”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成为北宋前期的官方哲学,对后代的哲学思惟产生了必然的影响。

1. 平生经历:

散文:他的散文简练峻切,短小精干,论点光鲜,逻辑周到,有很强的压服力,充分阐扬了古文的实际服从,名列“唐宋八大师”。代表作有《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答司马谏议书》中,他以果断的态度和锋利的言辞,辩驳了司马光对变法的攻讦,揭示了他的政治聪明和文学才调;《读孟尝君传》全文不敷百字,却层次清楚,群情周到,词气凌厉而灌输,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

曾巩(1019 年 9 月 30 日—1083 年 4 月 30 日),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世称“南丰先生”,名列“唐宋八大师”之一。以下是对他的详细先容:

提出“正统论”学说。

5. 对后代的影响:

史学方面:由家学沉淀,又皓首穷经,以史学见称士类。他的史论文章辞章简练而视野阔达,有独到的观点。

欧阳修(1007 年 - 1072 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先容:

寓言方面:他的寓言作品担当并生长了先秦寓言的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征象。代表作有《三戒》,包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以植物的形象寓指那些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对劲失色的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代价和深切的寄意。

宦途起伏:景佑三年(1036 年),他为范仲淹鸣不平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庆历三年(1043 年)支撑范仲淹庆历新政,提出鼎新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新政失利后,被保守派攻讦为朋党,外放滁州、扬州等地。暮年因不承认王安石的变法,遭其诽谤,果断请辞。熙宁五年(1072 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去世,享年六十六岁,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阴文忠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