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朱熹[第3页/共3页]
暮年及离世:庆历四年(1044 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之事等遭到弹劾,被贬出都城,前后在颍州、陈州、许州等地展转。厥后复任礼部、刑部尚书等职。至和二年(1055 年)元月,在都城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被追赠为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3. 汗青评价:
教诲理念与实际:朱熹非常正视教诲,从政之余亲身执教达 50 年。他主动生长处所教诲,曾清算同安县学,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并订立了《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南宋今后各处所黉舍和书院共同遵循的学规。在漳州,他初次刊刻《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称呼由此构成并传播。
2. 学术成绩:
诗文影响:他的诗文气势具有浓烈的转换期过渡特性,担当了西昆派倡导的“颂声”主张,又反对前期诗文改革推许的诗歌完整反应实际,为后代文学产生了首要影响。
3. 汗青影响:
朱敦儒着有《岩壑白叟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承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词作气势与特性:
暮年经历:朱敦儒曾因颁发主战谈吐,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遭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 1149 年被夺职。暮年在秦桧的皋牢下出任鸿胪少卿,但不到一个月秦桧就死了,他被打成秦桧翅膀,遭到世人冷嘲热讽,只能再度去官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