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第105章 温韦

第105章 温韦[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词作方面:他是“花间词派”的鼻祖,词风香软素净,多描述女子的面貌、身形、感情等,对后代婉约词的生长影响深远。代表作有《菩萨蛮·小山堆叠金明灭》:“小山堆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 启事:

温庭筠或作庭云、廷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后嗣,出身于式微官宦之家。

诗歌方面:其诗辞藻富丽,秾艳精美,内容多写闺情、羁旅、咏史等题材。比如《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通详确腻的风景描述,活泼地揭示了旅途中的孤傲与思乡之情,成为唐诗中的典范。

诗词气势:

各自专政期间:开成五年(840 年),唐武宗即位,任李德裕为相,李党在朝堂上占有绝对职位。李德裕主动停止政治鼎新,平泽路、驱回鹘,试图重新建立朝廷的权威。唐宣宗即位后,因与武宗素有嫌隙,讨厌李德裕,将其罢相并贬为荆南节度使,随后又接连贬斥。牛党趁机上位。

牛李党争是产生在唐朝中晚期的文官个人间的政治斗争。以下是关于牛李党争的详细先容:

2. 平生经历:

李党:以李德裕、郑覃为首。李党代表南北朝以来山东士族出身的官僚,反对科举轨制的测验内容,以为应当首要考经义策问,而非只讲究浮华词采的诗赋。他们受传统家法影响,倒霉用进士身份而攀附主考官。

科举得志与战乱流落:韦庄成年后插手科举测验,多次落榜。广明元年(公元880年),44岁的韦庄再次落榜,同年十仲春,黄巢叛逆兵攻占长安,韦庄陷于战乱当中,还与弟妹失散。以后他开端了长达十年的江南避乱生涯,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词。

2. 文学成绩:

词作方面:

词化偏向:韦庄是当代文人词诗化偏向表示最早、影响深远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中虽大多写男女之情,但部分词作能以疏朗的笔触直抒胸臆,与温庭筠绮罗委靡之态大相径庭,开启了一条具有诗化偏向的新词风。

温庭筠(约812 - 约870),唐朝墨客、词人。以下是对他的详细先容:

三党并立及甘露之变的影响:唐文宗深感内朝寺人权势扩大后对皇权的威胁,寻求外朝文官的支撑企图减少寺人的权势。在寺人王守澄的保举下,唐文宗开端重用李训、郑注二人。李训、郑注为篡夺相位,引入李宗闵,歪曲李德裕暗中勾搭漳王,李德裕被贬。以后,李训、郑注又打击牛党。大和九年(835 年),李训、郑注以观露为名将寺人首级仇士良引入宫内刺杀,打算败露,仇士良带领禁军对参与打算的文官停止无差别的搏斗,这就是“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后,牛李两党在朝的苟安禄位,在野则明哲保身。

文学职位: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