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唐:我都成刺史了,系统才激活 > 第38章 皇后谏行

第38章 皇后谏行[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顿了顿,杜如晦命人抬出一件器具摆在殿内,神情间透着几分难掩的赞叹:“别的,绛州录事参军呈送曲辕犁样具。臣亲身考证,此犁具简便易用,果如敬家庄户所言,一头母牛单日可犁地五亩。”

李二闻言,微微一愣,眉头微蹙,仿佛在回味长孙皇后提及的内容。

依臣鄙意,此子才情不俗,厥后续之作若持续前两册格式,恐怕真能对学风教养起到深远影响。”

李世民微微一笑,目光转向皇后,话中多了几分宠溺:“若要彰显此等神器,便要辛苦观音婢亲身主持了。”

长孙皇后闻言微微点头,语气中多了一分诚心:“陛下,妾身恰是为此才力谏此行。

“妾身甘心为陛下分忧。”长孙温婉一笑,目光却透着坚固。

喜好大唐:我都成刺史了,体系才激活请大师保藏:大唐:我都成刺史了,体系才激活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她神采安闲,言辞中透着详确考量,明显已将皇室威仪与百姓教养一并归入心中。

其笔墨繁复而义理深远,特别《语文·第一册》,清楚另辟门路,且隐有指导孩童循序渐进之意。

李二又转向杜如晦与房玄龄,神采间略显豁然:“既然如此,这绛州之行,需加派人手护送,万勿忽视。”

敬川幼年,虽才学横溢,然其懒惰脾气若无指导,恐藏匿其才。

如果因为敬川那小子,你直言便是,何必绕如此大的弯子。”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温馨下来。

臣妾虽身为女流,但也愿为这千秋功业争上一份薄功。

房玄龄见状,缓缓出言拥戴:“臣觉得皇后所言甚是。敬川才学虽高,然脾气懒惰,若能得皇后亲身指导,必可更上一层楼。

房玄龄的赞叹还未停歇,长孙皇后轻声道:“二郎,得此吉祥,不如在亲蚕大典时展于世人,既能能彰显圣恩,又可奋发民气。”

绛州既是大唐中枢,亦是新政起点,造纸印刷与炼铁皆为国之根底。

杜如晦却面不改色,沉声答道:“圣上,绛州停顿顺利。敬家铁匠已由精兵护送,旬内到达。臣暗里做主,将造纸印刷作坊的匠人也一并派往了绛州。至于杜家工匠,首批两百人将在旬日内解缆。”

绛州新政初起,正值百废待兴之际,皇后此行或能兼顾多首要务,可谓一举多得。”

李二语气稍缓,轻拍御案,道:“亲蚕大典以后旬日出发,此事临时如此定下。”

房玄龄的次子房俊也在绛州,为避嫌,他未作细批便呈交圣案。却不料,竟被唤来与杜如晦共议绛州之事——莫非圣上已有定论?还是另有深意?

李二眉头舒展,语气中异化着一丝无法:“观音婢,朕知你心系教养,但绛州事多且繁,你身为国母,岂能轻离长安?

房玄龄初闻此事,冲动得几近从席上站起,连连称道:“如此神器,真乃天佑大唐!”

杜如晦沉吟半晌,答道:“臣觉得,阎家兄弟可堪此任。然阎立德现掌表里营建,事件沉重,难以抽身。不若派其弟阎立本前去绛州,此人善营建、有才学,且对圣上忠心耿耿,定能不负所托。”

他略一沉吟,拱手说道:“陛下,那两册书臣曾大略翻阅一二,的确有别于坊间发蒙读物。

若无人催促指导,恐这后续之作终成雏形,无以大成。此事虽小,却事关国之根底,教养天下,非同儿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