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马周上书进谏[第2页/共2页]
这话如重锤击在唐太宗心头。他想起客岁夏季那封被窜改的奏折,想起百姓冻僵的手指仍紧攥着乞食的破碗。
远处钟楼传来更漏声,梆子与北风交叉成萧瑟的韵律,他深吸一口气,望着殿内摇摆的烛火,前日所见气象又刺痛视线 终南山下老妪背着病儿沿街乞讨,长安城郊守兵的妻儿伸直在破庙中,薄弱的麻衣裹着冻僵的身躯瑟瑟颤栗。
当时他广纳贤才,与房玄龄、虞世南等人谈诗论书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
奏折展开,笔迹刚毅如刀刻:
"陛下这字,比那兰亭真迹还要灵动三分!您看这 ' 群贤毕至 ' 四字,筋骨中透着神韵,连右军活着怕也要赞叹......"
当年恰是广纳贤才,才成绩贞观之治。
"处所吏治亦需清算。"
马周立在九曲回廊下,玄色官袍被西北风吹得猎猎作响,手中奏折在袖中微微发颤,素白宣纸上的墨迹未干,却已渗入他数月来踏遍关中的心血。
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记取数十条官员贪腐案例,墨迹深浅不一,有的处所还沾着茶渍与泥点 那是他乔装成商贩,在州县暗访时留下的证据。
鎏金烛台将帝王的影子投在蟠龙柱上,跟着马周踏入,那道魁伟的身影微微闲逛,似与年青谏臣清癯的表面长久交叉。
马周行过大礼,双手高举卷轴,袖中不经意滑落半片干枯的枫叶 那是前日在终南山,见山民剥食树皮充饥,他从枯树上摘下的见证。
他声音发沉:
李德泉见天子堕入深思,赶紧递上温热的茶盏:
唐太宗指尖摩挲着奏折上 "民为国本" 四字,忽忆起贞观初年,本身在渭水之滨对天赌咒
他挺直脊背,眼中燃着灼灼光芒:
"明日便让吏部拟旨,凡有真才实学者,可直接赴长安面圣!"
太极殿外,月色悄悄爬上飞檐。
"陛下,这是臣草拟的奏折,请您过目。"
马周声音明朗,目光却始终低垂,望着殿内蟠龙柱上的金鳞,
马周重重叩首谢恩,额间在青砖上印出红痕。
狼毫在素笺上游走,墨香混着冰片香在殿内满盈,他的目光专注如炬,腕间的力道时轻时重,将 "之" 字的委宛与 "流" 字的超脱摹得惟妙惟肖。
"过誉了。"
他说话间,殿外俄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惊破了殿内的喧闹。
他大步走到马周面前,有力的手掌拍在年青人肩头:
这些画面如芒在背,催着他抬手叩响朱漆宫门。
"马上建立梭巡司,由爱卿亲身督办!如有贪腐,非论官职大小,一概严惩!"
马周步出殿门时,掌心还残留着奏折的温度。
李世民笔尖微顿,嘴角勾起一抹如有似无的笑意,目光却未从字帖上移开:
听闻通报,他抬手表示:
远处坊市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混着烤羊肉的香气与孩童的嬉笑,长安特有的炊火气劈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