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整军(四)[第2页/共4页]
张在吉点头道:“被迫而来与志愿而来,不同可谓大矣!”一个不得不听令前来镇边的将领,其所能起到的结果天然可想而知,他对此并不抱甚么希冀。
张在吉道:“请讲。”
这一下子激起了卢龙全镇高低军将们的个人反弹。刘仁恭跑到河东后向李克用哭诉,引来了河东军,在卢龙军各雄师头的内应下一举攻入幽州。在这个奇特的年代,刘仁恭的这类背叛行动是占有了大义名分的,因此获得了大多数卢龙军军头们的默契支撑,因而成为了新的卢龙军节度使。
张在吉喃喃道:“军资不敷......”
张在吉盯着李诚中,缓缓道:“某是文官,不涉武事,节度府无令,某安敢行此干系......”
张在吉略一踌躇,还是决定奉告这个他越来越赏识的年青人实底:“不错,某与健卒营周批示使熟悉,他遣人奉告了某一应事件。”说完,干脆从袖手中取出周知裕的手札递了畴昔。
冯道接过来细心看完,笑道:“使君不需担忧了,自会有人前来平州。”
这几年里,卢龙节度府实际节制地区已经退入关内,卢龙军只是沿边墙设置诸关隘,以处所镇兵保卫。关外原营州以北大片地盘逐步成为无主之地,是契丹、西部奚、粟末靺鞨、白霫等各族游猎的场合。特别是契丹人,崛起之势甚巨,每年南下的次数愈发频繁,玄水以北、白狼水两岸的肥饶地盘都成了他们的牧场。本地汉人要么流亡关内,要么被掳至北地,成为契丹人的仆从,更多不肯背井离乡的则艰巨的挣扎求存。
平州刺史府就在卢龙县城,也就是平州城内。等李诚中进了城,才发明城里避祸的百姓更多。幸亏平州刺史府设了十多处州棚,灾黎们好歹能够保持,没有闹出甚么事来。只是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氛围有些严峻。
李诚中谨慎翼翼道:“某见平州表里灾黎拥堵,长此以往,恐会生变。刺史府何不从中征募志愿者,令其登上城头守边?”
冯道沉吟半晌,道:“五百人?恐怕当不得大用。道克日观流民情状,略有所得,欲与使君分辩。”
李诚中道:“周批示使也很为平州之事忧心,何如现在节度府资用严峻,承担不起那么多兵将,就连健卒营也在撤并之列,故此恐故意有力了。某曾听周批示使言道,大帅也为边关之事常自夙夜忧叹,只是军资不敷,确切没法.......”
张在吉沉默,很久方叹道:“如果中军不援,各州镇兵减七成,那我平州另有何兵将可抵抗契丹犯境?”平州原有镇兵体例一千五百人,遵循新的整军计划,将紧缩到五百人,即两个次等营头,每营二百五十人。以这点兵力抵挡契丹人对边墙的骚扰,确切捉襟见肘。
冯道浅笑:“这却简朴,现在平州镇兵南征以后百无一还,只剩几十个老弱困守关城,就算是征来青壮,刺史府也有力整训。使君可上书节度府,请节度府遣数十军将来平州主持征募之事便可。”这个主张非常奇妙,对于张在吉来讲,他本人是偶然军权的,由谁来领兵都无所谓,只要有兵镇守边关便可;于节度府而言,平州在每年上缴定规稳定以外,自筹赈灾粮饷为节度府养军,如此功德又怎会回绝?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