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元旦朝会[第2页/共4页]
“若要保持粮食的稳定减产,必须…”房玄龄娓娓而言,引经论据,只说了大半个时候。
李世民一脸对劲的神情,环看了身边的大臣们,“贞观初年,大臣们上书都说:‘君王该当单独应用权威,不能委任给臣下。’又说:‘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只要魏征劝朕说:‘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朕采取他的定见。现在胡汉一家,颉利返来,其部族首级成为宿卫官员,各部都遭到中原礼教的薰染…”
但很多不知情的大臣却有些不测,按以往的法度,接下来就散朝,散朝后要有一系列的庆贺活动。
李业诩听着礼品丰富的仿佛是开万国博览会一样,各色百般的东西都有,数量更是没法计数。
“众卿平身”,李世民压压手,坐在最高位置的御座上。
李业诩没有新式的官服,只是穿了一身常服,站在一堆紫绯袍号衣的官员中显得非常另类。
但李世民的犒赏却没有李业诩的份,李业诩有些忿忿。
底下的朝臣中响起嗡嗡的群情声,这新年朝会上,竟说这些不太吉利的话?
只是这宴会很沉闷,酒不能多喝,菜不能多吃,也不能大声说话,另有官员来查抄礼节,非常拘束,很不安闲。还好李业诩在最外边,没甚么人重视到,因而放开肚子吃。
“玄龄,朝贺的日子里,有何事上奏?!”
李靖令人来唤时,李业诩有些迷惑,本身这么一个还无品衔的小人物,如何也要上朝去?先前李靖也没奉告啊!
本日这场面不普通,不但是朝中大臣都来了,并且连李恪等看上去类似装束的一群皇子、非常多的王爷也都来了,每人都身着各种色彩的官袍。
有宫内寺人接过奏章,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装模作样的翻看起来,“你说说,为何有此奏议?”
另有身着奇装异服的各属国使节们站在一堆,说得却都是汉话,并且都是挺流利的一口关中腔。
国度气力才是第一名,没有气力,谁会怕你,听你?
臣僚百官都着号衣入朝,另有浩繁的大唐藩属国或部落驻在长安的使节,也都要拜表入贺。
李世民听到李靖上奏,模糊地暴露些笑意,但看到朝堂上众臣们的反应,又是面色一沉。
接着是各使节献上各自属国的礼品,各礼单都由礼部官员在朝堂上念出来,礼品贵重、数量多的属国使节一脸高傲的神采,而礼轻的则满脸惭愧,只感觉丢脸。
却听房玄龄接着讲,“是以臣等发起,从贞观五年始,举大力开辟南边,特别是江南地区,以江南道为根本,责成江南道诸州,另有岭南道一些州县,加大农业出产,耕荒莳植,兴建水利,详细环境臣都写于奏疏上,臣于上年夏,奉陛命令,已经责成户部对南边的田亩、莳植、水文、人丁、民情等加以详查,详细数据都有备案,”房玄龄详细地说了然一些摸查的环境,看来这故乡伙是做足了功课了。
还是因他李业诩这只小胡蝶的翅膀扇了几下,汗青窜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