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洛阳游 第004章闻香识酒(下)[第1页/共3页]
“然也!”孟昶击掌喝采,衰老的面庞上浮动着冲动的红光,“知酒者、知己者,子长老弟也!”
见萧睿面色自傲满满,他干脆也大笑了一声,“好吧,老夫就试一试子长老弟的闻香识酒之功。杨东主,费事去别处买些酒来,每种一坛,都算在老夫的账上。”
众酒客都舍弃本身的案几,起家来团团站在孟昶与萧睿两人相对而坐的案几跟前。杨华亲身执酒,萧睿的眼上则被蒙上了一层黑绫。
少女双袖轻挽,暴露乌黑粉嫩的手腕,模糊透出来一层晕红,将盈盈如秋水的目光投向了萧睿的身后,声音如出谷的黄莺:“孟阳哥,婶娘让奴来取一坛酒待客。”
萧睿敢发誓,不管宿世还是此生,他都向来没见过如此完美绝伦的一张脸。那脸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肤色、身材、手足,竟然没一处不销魂,宛然便是那九天仙女下凡尘……
“老孟,实在,杜康最善于的不是酿酒,而是闻香识酒。”萧睿大笑着,“酒道者,饮道也,也即品道也。自杜康以降,闻香而识酒之好坏品类,闻香而动,闻香而辨者也,此乃品酒的最高境地!”
“老孟,论起米酒来,还是要数国朝贞观时的糯米酒、稻米酒为上佳,比方梨花春,五云浆。青旗沽酒趁梨花,江南梨花残暴之际,取梨花入发酵之米猜中……变成,暗香扑鼻溢满四里,闻者无不如置身春日梨花之野,故名为梨花春……变成旬日酒,味敌五云浆,香气浓烈如九天之香云。有诗曰,‘水库新修近水旁,泼豊初蜀五云浆,殿前宫御频宣索,追入花间一阵香。”萧睿眉飞色舞,白净而苗条的五指在空中挥动着。
贞观开元年间的乱世大唐,民风开放,有容乃大,崇道者众、好佛者多,信奉儒家者也比比皆是。大唐天下道观寺院遍及各道州府,而遍及于天下的文人士子又尤以崔、卢、李、郑四大师族为首。佛道儒三家并存共繁华,这在中华汗青上是非常非常少见的。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故解忧,唯有杜康。”孟昶缓缓吟道,“杜康献给黄帝以味道浓香的水,帝以及诸大臣都觉得是粮中元气。唯独仓颉随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饮而得神。’说完便造了一个‘酒’字。故而,杜康实为我酒道之鼻祖。其功德之于先人,实不亚于孔圣和道祖!”
杨华哦了一声,“是玉环呀。伴计,给玉环取一坛酒来。”
“近些。”萧睿皱了皱眉,鼻翼悄悄抽*动着,鼻孔间传进一阵浓烈的暗香,如同梨花残暴春意闹。他嘴角的笑意更重了,“江南梨花春。”
孟昶神采一变,吃紧起家从孟昶手中夺过酒盏,又翻开了一坛酒,倒入一盏,然后靠近萧睿的鼻孔颤声问道,“子长老弟,此为何酒?”
“老孟,可知酒之源流否?”萧睿夹了一块卤肉大口大口地嚼着。
说话间,萧睿已经跨出了酒坊的门槛,闻言身子一震霍然转过身来,深深地望着少女,脸上一片震惊之色:杨玉环?大唐深宫中独一无二的霓裳仙子,李隆基宠嬖至死的杨贵妃?
杨华一呆,世人不由轻呼一声,“对了!”
没错,这少女就是美得让人惊心动魄。
萧睿鼻孔蓦地颤栗两下,一股子浓烈的酒气带着激烈的刺激冲进他的鼻孔中,他一时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喷了正端盏等候答复的孟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