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道德经与离骚[第2页/共3页]
同一本书,却有两种笔墨,隐然一一对应。下方一行自是汉字,好歹熟谙很多。上方一行,听沃淩说此乃拼音是也。音者,读音发声。拼者,莫非是切?
自言为世人所不喜,却未见李文士忸捏,反倒是有些对劲存焉。凡夫俗子,岂了然门生胸中之丘壑?
“李先生浑身书香,仿佛一幢挪动图书馆,你须用心向学,切不成临宝山而白手归!”
不过呢,李文士也有点拿不准,上师这是点拨谁呢?幸亏上师的下一句话,就让李文士的一点暴躁归了学海,上师可谓知人也!
复述结束后,沃淩又翻了一记精美的白眼,这回是正中李文士,不存在误炸——这,这,这也太玩皮了点……
“夫子之谓‘礼’,意即‘周礼’。周亡,礼归于鲁。鲁亡,礼归于夫余?”李处能教员还真是举一反三,脑洞比较大。
“世上学问甚多,穷平生所学,亦不过九牛一毛。你可明白?”于艮轻巧地点拨沃淩。
这番话就说到李文士内心去了,挪动图书馆吗?呵呵,新奇,略贴切!沃淩这孩子,有点浮皮草率,不晓得尊敬学问和学问之人啊!当然,小孩子嘛,才多大点,门生岂能与她计算?上师不成责之过火。
“敢不承命!”李处能起家而揖。
“《品德经》字字珠玑,门生倒背如流。”提起专业,李文士就下认识地挺胸昂头,自有一份高傲透露。肚皮晃闲逛荡的,仿佛书海扬波,有学问溢出。
不过,明天竟然见到了不认得的书,李文士见猎心喜的同时,未免也有些赧颜。
“当不得上师以‘先生’相称。门生乃辽东人士,姓李名处能,表字任之。上师可直呼门生的名字。”李文士深深一揖,自报家门。
“上师谬赞!门生确是好书成痴。凡一过目,辄数年不忘,是以肚子里有些存货。门生向来以此自矜,恃才放旷,藐视了天放学问,也为世人所不喜也。”李文士下认识地晃了晃肚子,公然是存货颇多。
人生最大的打击就是,自家平生引觉得傲的超卓才气,与人相较,竟然一钱不值!
五千言朗读结束,李文士竟然出神,一时候还脱不了文青。
毫不凡品的证据很多,此书乃横版,由左向右誊写,且带了花式句读,想来自有天机存焉。
这回,天上掉下来个胖教员,可得留住了,这穷乡僻壤的——长幼边穷之教诲奇迹,难啊!
拼音倒是分歧。从音而制,近似反切却另有成套标记。单表音,不表意,美满是另起炉灶,这是真正的缔造,继仓颉以后!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于艮坦但是笑,哥这夫余贵裔,还真是跑不了了!
“李先生不必妄自陋劣。我有古怪经历,沃淩是天赋异禀,均不成以凡人视之。李先生读了一肚子书,莫非就没用了吗?”于艮笑了笑,半是开导,半是斥责。
“此为拼音,是我所创,本为汉字注音之用。另辟门路,不甚工,倒是便利小娃娃发蒙。不想沃淩学会以后,竟然依此缔造了胡里改语的拼写。实在这也是缔造了一种笔墨,固然精致,还算合用。”于艮的神采很诚心,乃至轻描淡写的,仿佛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