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利国利民!大明钱庄现状![第1页/共2页]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忍不住有些神情黯然。
两京大明钱庄的储备金是一千万两白银,府城钱庄储备金则是一百万两白银,这么折算下来实在才勉强够用,这还是变更了国库储备白银的启事!
周忱早就明白大明钱庄的首要性,对此也非常上心。
这就是大明钱庄的生长过程,总结起来就是一次建立、二次扩大。
“陛下放心,统统人全都换的一干二净,哪怕那些没有参与此中的职员也全数给撤职,不予任命!”
对此大明钱庄还特别退出了呼应的考核监察轨制,如果哪小我占了这名额却不老诚恳实地种田种地,最后收成也不好的话,那会直接打消其申请这耕地搀扶基金的资格,永久都不会规复!
乱世当用重典,就是这个事理。
周忱论述了一遍现在的大明钱庄轨制,团体而言非常不错,朱高煦听得很对劲。
这耕地搀扶基金,说白了就是老百姓能够在钱庄获得一笔低息存款,拿着这笔钱去采办种子耕具,然后种在钱庄指定的地步内里,仅仅只需求交纳一成收成作为田税,其他支出全归本身统统。
而另一项存款停业弥补钱庄的筹办金,并且大大无益于百姓出行,毕竟纸币本就便于照顾,真金白银结壮是结壮,就是太重了一些。
大明钱庄真正扶植之初,除了南京这第一钱庄外,就是扬州和开封那两家,仅仅只要三家。
“恂如,时候应当差未几了,能够将大明钱庄的范围扩大到县城一级了!”
当年朱高煦还是汉王爷的时候,受命监国理政,为了抢救不竭贬值的大明宝钞,在与财税专家夏元吉商讨以后,立即退出了大明钱庄打算。
可惜还真有人胆敢以身试法,这倒是一件大功德,起码给其他钱庄的职员供应了光鲜的前车之鉴。
“现在百姓将余钱存入钱庄,或是将金银兑换成武德宝钞,这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究竟证明,老百姓对大明钱庄非常放心。”
以是朱高煦早就设立了一整套完整且峻厉的监察体系,一旦真有人从中贪腐,并且对不上账的话,那都察院就会调派巡查组前来清查,别说甚么“高低勾搭、相互包庇”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按贪腐之罪从重严惩。
当然,这也不免导致某些人趁机发了一笔横财,但更多的则是被朱高煦给一网打尽,就比如当年的缙绅之首杨荣。
杨荣也是那一次,直接被打入了诏狱,硬生生地完成了改革,洗尽铅华重新做人。
大明钱庄自出世至今,早已慢慢走上了正轨,阐扬出了后代银行那般的严峻职能,这是大明君臣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朱高煦带着周忱观察大明钱庄。
伴跟着这三家大明钱庄的普通运转,慢慢走上了正轨以后,朝廷户部才扩大了范围,慢慢于各行省治所地点的府中间开设了大明钱庄分号,然后又推行到了人丁稠密、贸易繁华的州府。
此话一出,周忱顿时大惊失容。
现在陛下筹办停止第三次扩大,直接让大明钱庄进驻到县城一级,那这储备金只怕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翌日凌晨。
除了耕地搀扶基金外,另有贸易假贷基金、工厂投资基金等等不一而足,可谓是照顾到了老百姓的方方面面。
这实在也能够了解,毕竟人道贪婪、欲壑难填。
朱高煦闻言哑然发笑。
现在朱高煦与周忱走进的这大明钱庄,恰是朱高煦当年亲手创办的第一所大明钱庄,阿谁时候朱高煦还聘请了太子爷朱高炽亲身来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