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日月明,山河静[第4页/共4页]
于可远提着一颗心,再次跪下:“臣恳请皇上为臣妹赐婚!”
嘉靖缓缓从八卦台上站起,严厉的面孔中少有地暴露几丝欣喜,“他不但无罪,反而有功!他啊,这是在为朕分担压力呢!李妃也有功,这件事若没有李妃,光靠他一个,也做不成。”
“是不知,还是不敢说?”
“七日前的密函这么快就送抵京师,一些棉布上缴国库,值得加急吗?”
说到底,百官不是非要跟天子过不去,他们只是想要一个交代,一个能安抚民气的交代。而皇亲国戚贪污枉法,对天子的名声影响最小,收益却最大。
于可远跪地谢恩。
黄锦赶紧跪倒:“主子不敢,请主子恕罪。”
于可远笃定嘉靖帝会如许做,以是在晓得李王妃打算后,不但不加禁止,反而动手主动筹算此事,豪赌一把。
因为吏部那边现在还充公到嘉靖的旨意,关于于可远即将升迁一事,黄锦只字未提。裕王扣问嘉靖对于可远的措置,黄锦也只是回道:“主子天人之思,怎是我这个做主子气够测度的。”
于可远:“臣不敢说。”
……
于可远捏着一把汗,持续道:“臣妹与俞咨皋情投意合,何如一人在商,一人在军,苦受世俗拘束,恳请皇上赐婚!”
嘉靖瞪了畴昔,黄锦也沉默了。
裕王伶仃访问了黄锦,也从黄锦手中看到了那一页纸。
正如当初高邦媛阐发给阿福那样,嘉靖帝不会赐婚。因为一旦由嘉靖帝赐婚,福远织坊这个由司礼监、兵部共同出资的织坊,在外人看来,就会成为嘉靖帝收敛私财的利器。倘若真是如许,嘉靖帝也就认了,但他并没有,钱还是会进入国库,并不是他本身的。
于可远内心轻叹一声,他晓得大抵率不可,但看到mm和俞咨皋那样痛苦,即便有获咎嘉靖帝的风险,他也还是问了。
嘉靖朱笔一挥,在纸上重重地勾抹。
“哦?”
嘉靖见他一副要长篇大论的模样,立即喝止道:“说纲目!”
于可远前面要说的话,没有说出口。但黄锦已经明白他的意义,找个替罪羊。陈娘娘是裕王的人,而裕王又是嘉靖帝的儿子。若陈娘娘的胞弟能站出来将这些事情都抗下,既能解了户部的围,捐躯一些宫里寺人和户部官员,也能顺理成章地让百官将锋芒从万寿宫上移开,很多事都能做下去。
于可远这番题目,将黄锦问得一头雾水,有些焦急道:“你就别和咱家卖关子了,快说!”
于可远:“是。这份密函是福远织坊于七日前从山东递来的,详细记录了近一个月来山东织坊第一批棉布的环境,臣妹公忠体国,第一次便上缴国库上等棉布三万匹,中等棉布三万匹,现在已经装船,正在送京的路上。”
黄锦点点头,“这倒是郭大人的风格。但你还是没有说清楚,皇上为何赏你。”
黄锦眼睛一亮,“你是说,郭大人会给你安排一个唾手可得的功劳?”
张居正眉头一挑,眼底似有一丝担忧转眼即逝,对裕王:“王爷,倘若没有这张纸条,您晓得此事,筹算如何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