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边帅只负责剿杀而不必内顾[第2页/共3页]
高拱脸一沉道:“我说过了,各镇督抚诸臣,就是用心御虏杀敌的,不必牵于内顾。”他也晓得郭乾的设法,一指吴兑,“吴郎中,你把这句话记实在案,出了事,任务,高某来担!”
写毕,交给吴兑:“兵部以军书加急收回!”又转向郭乾,“刘焘未到前,差兵部侍郎谷中虚暂代。”
惟公的有定见,如烛照然。且屯兵两界不动,既免多花赋税,又得疗养兵力。于东于西,皆可为重。诚得策也。近称西有行动,当不能出公筹策以外。伫俟长驱,奏功当宁也。古云:“方叔元老,克壮厥猷。”其在于今,非公而谁?
郭乾难堪一笑,刚想告别,高拱见他目光飘忽,神采游移,恐其误事,便摆摆手,道:“先议一下吧,背城布阵者何人?”不等世人回应,就脱口而出,“兵部侍郎魏学曾卖力背城布阵。”又问,“随兵督饷者何人?”
此时月已渐高,东方尚无的报。又值多雨,不知究竟如何?唯有备不懈,是则成在我者耳。冗剧不悉,统容别布。
久劳保障,既著壮猷。今遇盘根,尤征利器。愿播镇静之武,以收全胜之效。则诚万里之长城,不止北门之锁钥矣!戮力国事,敢谓同心;弘济时艰,特资殊略。寸心伫望,尺素布怀。不悉。
忙了大半天,统统安插伏贴,高拱才在朝房用了晚餐。目下乃非常期间,他一向在朝房过夜。文渊阁里,除了受命值守的承差,阁臣、书办、厨役人等倶已散班,沉寂无声,阁外不知是何种虫鸟收回的叽啾声清楚可闻。高拱有些累了,走出朝房,在回廊来回走了几遭,又手扶雕栏,望着窗外,玉轮已升至东南,他回身回到书案前,抓起笔,给宣大总督王崇古修书:
高拱对张居正的发起不甚对劲,弥补道:“这是老常套,说了即是没说,甚或是阁部推辞任务的籍口罢了!今主要让王崇古、谭纶明白,他们的任务是御虏杀敌,不必内顾,京师、陵寝之防卫,不是他们的任务,不必顾此失彼。”
“高阁老,兵部新增侍郎尚未到任,照刚才所说,魏学曾、谷中虚都另有职任,兵部堂上官就剩下下吏一人……”郭乾苦着脸道。
“玄翁的意义是?”张居正问。
李春芳差人来了几趟,都不敢进门打搅,他只得亲身登门,看到高拱、张居正正和郭乾议事,便退了出去。在门外盘桓很久,咬着牙又走了出去:“呵呵,新郑,阁议。”
张居正道:“提督通州军务,关乎粮草通道,被选一名富有经历者方好。”他一笑,“玄翁,致仕两广总督刘焘,耐久与北虏打交道,做过三边总督、宣大总督,就因为奉送兵科都给事中温纯戋戋二十两银子的贺礼,竟被勒致仕,可惜了。至此用人之际,无妨起用,让他去提督通州军务。”
“另有甚么不全面的?”高拱问郭乾。
敌情告急,议处当事大臣事
今岁边报不一,东西各别。
放下笔,把两书再审读一遍,装入函套,放在一边,喝了口茶,又抓起笔来,展了展上面一张空缺稿笺,写下“戚帅”两字,悬笔凝神,又把笔放下,小声嘀咕着:“嗯,叔大最知戚帅,自会修书给他。”随即一笑,口中喃喃,“戚继光,当代名将,翩翩有国士风,当不会令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