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戚继光神色凝重中透出几分委屈[第1页/共3页]
中军道:“禀军门,戚大帅正往古北口赶去”
“军门,我军是否调兵保护皇陵?”戚继光问。
“不战而屈敌之兵,岂不更好?”谭纶打断继光道,“兵戈打的是银子,是民脂民膏啊!你看贵州水西之乱,高阁老即力排众议,不肯征剿,如何样?和停歇争!光为国库节流银子就得百万啊!”他盯着戚继光,寂然道,“朝廷已受权督抚临机设策,任务由本部堂担之!”
“或许是俺答闻得我防备森严,加上戚帅威名,吓破了胆,畏畏缩缩不敢前来呢!”谭纶笑着说,趁便变相夸了戚继光一句。
“军门,是否把雄师集合于古北口一带?”戚继光问,“或可在铁门关外设伏兵。”
笑了一阵,谭纶指着脚下,声音降落地说:“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率六万雄师,恰是从这里冲破我防地,打到京师城下的。俺答雄师围困京师达八日,直到朝廷承诺与之构和互市,方才撤兵。此即嘉靖朝最为热诚的一页——庚戌之变。”
本来,戚继光昨日接到张居正来书,展开一看,上写着:
“禀大帅:谍报称,俺答雄师向古北口、黄花镇挪动。”亲兵道。
半个时候工夫,戚继光来到了潘家口。守备将军率官兵列队驱逐,戚继光神采凝重,倔强、严肃中透出有几分委曲。他挥了挥手,也不说话,快步登上潘家口敌楼,一甩大氅,手抚佩剑,吟道:
张居正与戚继光相知甚深,很体味他的脾气,喜听表扬之词,故特地用此激将法。此法公然见效,戚继光闻之虽深感委曲,却也跃跃欲试,要以究竟来证明蓟镇到底能不能战,更加用心巡查备战,说出话来,少了些富丽的辞藻,多了多少雄浑。
“访得俺答老酋雄才大略、多谋善战,曾横扫蒙古各部,素以闪电反击闻名,如何变得磨磨蹭蹭、瞻前顾后?”戚继光不解地说,“闻报已然旬间,还渐渐腾腾在路上打转!”他作摩拳擦掌状,“继光手都痒痒了,巴不得老酋现在就到,跟他速战持久,打他个落花流水!”
斯须,刚才还是好像疆场的演武场温馨下来,两千将士列队结束,戚继光驰顿时前,勒马大声道:“将士听着:国度养兵,乃为守土!丢一寸地盘,便是丢我甲士一寸脸面!有敌来犯,践踏我一寸地盘、一个百姓,便是践踏我甲士故里、父母,我甲士必抖擞杀敌,令敌有来无回!”
宝剑在阳光晖映下,收回闪闪赤光。这把宝剑有来头。当年,戚继光率军逐倭寇于大海中,半夜,俄然瞥见在波澜中闪出赤光,遂命人入海一探,本来是一古铁锚。费了好大工夫才捞起,运到岸上,颠末几次冶炼,铸成宝剑三把,一把由戚继光本人持有,别的两把赠送给了文坛魁首王世贞和汪道昆。在王世贞、汪道崑的提携下,戚继光虽是武将,还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被誉为“词宗先生”。是以个子不高的戚继光,浑身豪气,又有儒者之风。
“如此,则言者又会说我辈畏敌怯战!不如与敌搏杀一场来得痛快!”戚继光道,“何况马芳奇袭俺答大营,朝野为之道贺,倒是戚某…”
自有卢龙塞,
演武场上响起一片喝彩声。
“速报谭军门!”戚继光号令道。说罢,喊了声,“随本帅赶往古北口!”便策马奔驰,往古北口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