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麻烦事又来了[第1页/共3页]
臣等俯睹邸报,见前巡抚佥都御史海瑞奏《告养病疏》,中间首张夸大之词,终侮举朝士人,以泄怏怏不平之气。乞严加戒谕,务使虚己有容,以图后效;改过不吝,以盖前愆。
“一起走,我就到吏部去,恐饭菜要凉了。”高拱说着,拉住张居正就往外走。
“若批吏部题覆,就八个字:已奉钦命,无容别议。”高拱余怒未消,话像是横着出来的。
“玄翁,贵州、贵州……”郭乾气喘吁吁,支吾道。
张居正一看,为吏科弹章拟的题覆是:
存翁以故相家居,近闻玄翁再相,意颇不安,愿公一安慰之。至于海刚峰之在吴,其施为虽若过当,而心则出于为民。霜雪过后,略加温暖,人即怀眷,亦不必尽变其法以循人也。惟公剂量,处所幸甚!
戴凤翔一捋小胡子,脑袋蓦地晃了一下,回身就往外走,走到门口方举拳向后抱了抱,一溜小跑出了六科廊,穿过会极门,往东华门而去。一盏茶工夫,戴凤翔到了东华门外翠花楼对过的一个冷巷,进了一座小院。这里,是徐阶的门客吕光的寓所。
海瑞悻悻自好,姣姣自明,假以求去,横泄胸臆,且反诬言官,丑诋孟浪,无所执据,事属乖违,法应参究。照得海瑞小器易盈,晚节不竟。愤世嫉俗,讵能体悉乎情面;市直矜名,岂知卒流于私意。致言官之论列,宜改过图。方今尚气凌人,大逞心迹之辩;诬善败类,连及台省之臣。朝廷之体统甚乖,平生之忠义安在?乞敕下吏部,将海瑞勒致仕,以示创惩。如惜其旧驰名节,姑移咨怒斥,省令改误。
李春芳见高拱神采乌青,道:“吏科都给事中是六科魁首;河南道掌道御史是御史魁首,他们二人各领科道联名论劾海瑞,可视为代全部言官,分量甚重啊!”
高拱一看,一份是吏科都给事中光懋领衔,吏科三位给事中列名的弹章,参奏海瑞。只见上写着:
“罢海瑞巡抚,不是他做错了,是大师不适应他。”高拱边在房中踱步,边道,“我担忧朱大器会错了意,尽反海瑞所为,回到无所作为的老路,不唯江南管理有望,这个导向也甚坏,是以不能不明示于他。”
“新郑,不是老赵不赛过,前两天说的好好的,不知何故俄然就冒出这两道弹章,我老赵也是大吃一惊嘞!”赵贞吉忙摆脱本身。
温纯笑道:“汝德还是不能放心?他手握铨政,又深得皇上眷倚,识时务者为豪杰,不值得!”他又转向戴凤翔,“海瑞骂街,六科倶忿忿不平,欲上本,可都察院那帮人说赵阁老有话,不让上本。说是高阁老的意义。”
吕光心领神会,笑道:“老弟放心,徐家在京店铺的银子随我支领。”
“人了,事未了!”高拱说着,又拿出几张稿笺,“请叔大过目。”
“玄翁所虑可谓精密!”张居正说,“居正也有书给朱大器。我下楼取来抄本。”
“办完这件事再去。”说着,高拱带张居正进了朝房,把两张稿笺递给他,“我拟的吏部题覆,叔大看看。”
另一份,是都察院河南道御史成守节领衔,参奏海瑞的:
午门右掖门内之西,与文渊阁相对,有朝房五十间,此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直房,谓之六科廊。刑科给事中舒化回到六科廊,义愤难平,起家走到兵科都给事中温纯的直房,吏科给事中戴凤翔也在,三人各抱拳见礼毕,戴凤翔叫着舒化的字道:“汝德,我辈弹劾海瑞,引来他破口痛骂,不能就这么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