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大明首相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不言利之说误国害人至甚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子不言利之说误国害人至甚[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高拱记开初到都城微服私访那天,在草场街曾听一老妇提到“当行大班”导致商户家破人亡之事,此时听曾省吾说要肃除,便不住地点头。

曾省吾一笑道:“赵阁老所言甚是。只是,祖宗成法,只限京师,京师也只要几个衙门方可当行大班。然时下都会,凡是衙门,甚或凡是官员,便可持票令商店大班。闻得有官员开‘至本衙交纳’一票送商店,商店送货上门,即说质次,命另送;再送,仍复仍旧。商店遂知非为货色,实为讹诈款项。是以很多商店见票,干脆出钱免买。访得有一票而讹诈商店数十家者。故此制不改,终不成除其弊。”

文华殿内一时堕入沉默。

高拱既吃惊又迷惑不解,看着刘体乾,很久才问:“他因何要如许做?”

走出文华殿,高拱叫住户部尚书刘体乾:“子元,户部不当只知理田赋,水饷、陆饷,商税、船税、货税,要兼顾之。”他俄然脸一沉,“元年时,我就请户部拿松江为例列个票据,迄今也未看到。”

“以内江所见,当议甚么?”高拱忍不住诘责道。

高拱仰脸专注地听着,刘体乾却再无一言。刚要诘责,侍郎陈大春开言道:“刚才大司农代表本部发言,卑职仅以小我态度说话。窃觉得言恤商,先要端方对贸易、贩子之观点。”他瞥了一眼高拱,见他的脸上暴露对劲的笑容,也就多了几分自傲,侃侃道,“卑职生于潮汕,深知时下与建国之初已然大分歧,佛朗机人所租壕镜,不过弹丸之地的一个小岛,因贸易之盛,日新月异;闽浙因海禁之开,日见繁华。有担忧商盛而农衰者,谬也!往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可时下姑苏、湖州等地,工贸易繁华,除漕粮足供外,竟需从他省调粮者,遂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天下不因苏湖之农衰而不敷;苏湖却因工贸易昌隆而繁华。贸易兴不唯富国,亦足以资农,非此消彼长之势,反倒有相互资厚之效。是以要富国利民,当大力恤商兴商,不必遮讳饰掩,瞻前顾后!”

“好一个君子不言利!误国害人至甚!”高拱大声辩驳道,“《洪范》八政,首诸实货;《禹谟》三篇,终究厚生。足见古圣贤是极重言利的。可后代陈腐好名之人,倡不言利之说,遂使陋儒不通国体者转相传习,甚有误于国事。读书人受其毒害,要么成为只会放言高论的冬烘;要么成为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此二者,皆失治国安邦之本意。何也?义者利之和,则义固何尝倒霉也。义利之分,惟在公私之判。安得把‘义’说得玄而又玄,离百姓远而又远?在高某看来,‘义’,绝非虚无缥缈之物,高深莫测之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义者何所指?乃是公家之利的总和,换言之,公家好处即为义。是故,为公家谋方便是寻求义!治国安邦者,不过是千方百计为百姓投机,既要为百姓投机,却又说不能言利,岂不冲突?徒以不言利为高,乃至令人不成以公忠谋国。”

“陈侍郎,你扯远了吧?说详细的!”赵贞吉不悦地提示道。他因兼掌都察院,也插抄本日朝议。

陈大春不敢获咎赵贞吉,杜口不再言。转任户科都给事中的韩揖起家道:“访得河西务大小货船,船户要缴船料,用船贩子要缴船银,进店有商税,出店有正税。河西务已有四周征税,到张家湾发卖货色,又有商税。百里以内,辖者三官;一货之来,榷者数税,商贾所利多少而堪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