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第2页/共3页]
内阁拟旨,内里批红:
高务观大惊,忙上前搀扶,惊问:“懦夫那里人,何出此言!”
家在洧川的范守己是万历二年进士,正丁忧在籍,特来祭奠高拱,闻听张居正亡故,道:“张江陵一死,必遭清理,当上本为玄翁伸冤昭雪。”遂以高拱夫人张氏的名义,拟好奏本,乘机上呈。
奉天承运,天子制曰:朕崇鸿号于慈闱,覃庆泽于臣庶。凡为人子,嘉与尊亲。矧笃我世臣,推恩硕辅者乎?尔原任柱国光禄大夫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襄高拱,广博精详,渊宏邃密,经纶伟业,社稷名臣。家学夙著乎箕裘,史才称良于衮钺。横经潜邸,历九载之师儒;秘策金滕,受两朝之顾命。既秉成于揆席,复驭柄于铨衡。慷慨有为,公忠任事。迨殚内宁之略,益宏外御之勋。岭表滇南,氛净长蛇封豕;东夷西虏,烟消堠鹭庭乌。洵称纬武经文,不愧帝臣王佐。虽谗人之罔极,旋公道之孔昭。嘉乃肤功,已晋三公之秩;稽于定论,载蒙壹惠之褒。当兹庆洽寰区,岂靳恩施故旧。爰从子请,用霈皇纶。是用追赠尔为特进光禄大夫。锡之诰命。
奉天承运,天子制曰:国度于辅弼之臣,每笃始终之谊。才品程之,功实定论,采之舆评。其有绩丕著于中朝,而报未孚于物望,则荣名峻秩,朕不敢爱焉。以是彰有劝示,忘我也。
公然不出所料,对张居正的清理,自万历十一年初开端了,先是冯保被发配南京,接着科道纷繁追论张居正,直至抄家。万历十二年八月,皇上公布圣旨:
冯琦明白了皇上召他的企图,遂题覆:
张氏盼着都城能传来好动静,盼了四年,也没有比及,怀着万般遗憾故去。因她是诰命一品夫人,高务观上本,朝廷颁旨:准按例与祭一坛,开圹合葬。工部给银五十两,遣本省布政司堂上官致祭。
“不!高拱大有功于国度,大有功于朝廷!”皇上以果断的语气道,“皇考对高拱眷倚非常,赞誉有加,朕本日方悟其故。”他感慨一声,“朕若得高拱如许的元辅,何至于此?!”
“高阁老,好人啊!”身后传来一片喊声,高务观转头一看,十里八乡的百姓,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头,都向坟场涌来,边走边大声喊着,“好人啊,高阁老!”
“存翁可知,隆庆二年存翁去国,实是江陵在背后拆台!”王世贞为撰写《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四周汇集朝廷黑幕,为安抚徐阶,把他晓得的这件事说了出来。
高务观见状,方把早已预备好的奏本,差人送达都城。此时,张四维丁父忧回籍,申时行接任内阁首揆,通政司将高拱夫人张氏的奏本送内阁,申时行叮咛:“朝廷好不轻易消停了,不必再节外生枝!”
张居正去世的动静传到太仓,王世贞欢畅不已,当即出发前去松江,拜见徐阶。徐阶半倚在病榻上,拿着方才接到的张居正为他八十寿诞所撰寿序,老泪纵横,哽咽不能言。
故原任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高拱,锐志匡时,宏才赞理。当畿庭之再入,肩大任而不挠。位重多危,功高取忌。谋身近拙,实深许国之忠;遗俗似迂,雅抱殿邦之略。幕画得羌胡之方法,箸筹洞边塞之机宜。化椎结为冠裳,柔犬羊于怗服。利同魏绛,杜猾夏之深忧;策比仲淹,握御戎之胜算。在昔允资定力,于今尚想肤功。溯彼远猷,洵堪大受。眷兹巨美,宁问微疵。矧公论之久明,岂彝章之可靳。是用追赠尔为太师,谥文襄,锡之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