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 凛然大义[第2页/共3页]
秦家世人面上一齐变色,心想再富的百姓又岂有盖行宫的事理,那但是要谋反的罪恶。
常思豪改换新衣,率二婢出了耘春阁,转到前院,修盖房屋的工匠们已停了工,闪在中间候着,常思豪遇着出迎步队,排挨次与秦自吟并列站在秦梦欢身后,秦逸吊着臂带伤亦至,谷尝新和莫如之都在。回顾独不见秦绝响和祁北山。
过了两日,秦府正殿和围墙都已经修好,统统如常,按说四周秦家人手闻讯也该连续来到太原了,但是并无半点动静。陈胜一派人上街上探听,亦无军士设处招募义勇军,大感奇特,心想军情告急,如何于巡抚和马总兵办事效力如此低下,竟连泥水匠都不如?
于耀庭挺直了身躯,向两边略扫。将手中折扇轻摇,笑道:“下官此次乃简行而出,秦兄不必多礼,快快起来罢。”
秦浪川道:“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一行人来到知雨轩中,秦浪川将于耀庭让于主位,二人落座,秦逸侍在父切身后。仆人献茶,差人守于轩外,秦家余人亦都被挡在廊下。
常思豪侧目瞧去,见他未着官服,穿的是紫缎牡丹袍,腰横青玉带,银腰挂下两条白玉小鱼斜坠胯边,一柄折扇捏在腹前,上面画的是娟秀山川、大河奔腾。往面上看,蚕眉细目,鼻直如削,五绺墨髯长约一尺四寸,披至胸前,鬓似刀裁,丝丝板正,无一根混乱。眼神中透着一股阳光温和的味道,眼角略有鱼尾纹,却不显老,魅力反增,在院中一站,真是实足气度,雅度雍容。
秦浪川身子靠回,两手重搭在椅子扶手上,安闲道:“秦家在鞑靼边疆也有几处小买卖,是本地掌柜闻风回报。”于耀庭沉吟半晌,缓缓道:“动静确切么?”秦浪川点了点头,低道:“此事非同小可,草民得知以后,便欲当即禀报大人,未料匪人杀至家中,乃至耽搁了一日。”
于耀庭迈着方步,走得四平八稳,进了二门,眼睛扫见补葺到一半的正厅大殿,笑道:“秦公不愧晋中第一巨富,府中庭台楼阁,可比下官的巡抚衙门还气度得紧哪,秦兄这又大兴土木,是要盖一座行宫么?”
时近中秋,秦府高低繁忙起来,张灯结彩,定制月饼,喜气洋洋,大小事情都令陈胜一筹办,把这事暂搁在了一边。常思豪在府中待的发闷,同他出门采买物品,行至商街,见有艺人杂耍,东赏西看,悒情稍解,忽闻喝斥之声,远处有兵卒摈除,行人哗散,后现一匹高头大马,一顶花呢小轿,顿时之人身着武将官服,腰挎长刀。陈胜一见之一愣:“这不是马总兵么?”
秦逸瞧了一眼父亲,心想他可要说到正题了。
只听轿杆悄悄一声磕响,轿夫将大轿缓缓放下,差人将轿帘挑起,一只官靴伸出,稳稳踏地,紧跟着上方金边黑纱冠缓缓闪现一角,一只戴着绿玉戒指、肤色白晰的手伸出来扶在差人臂上,着了力,另一只官靴这才跟进,踏出沾尘。
秦浪川站起家来,凛然正容道:“国度兴亡,匹夫有责,秦某身为大明子民,岂可袖手?秦家倒是有些精干主子、护院家将,俱怀忠义之心,更感大人爱民德风,无觉得报,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恰好献身着力。秦某已发讯息,调集人手,不日便可汇至太原,尽供大人差遣便是。”说着拱手躬身。